早产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线上溪山书会儒学博士霞绍晖推荐幽梦 [复制链接]

1#

作者简介

霞绍晖,字游吟,号樗栎园主,男,四川江油人,中国儒学博士,目前供职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主要从事中国儒学、历史文献、古籍整理等研究。在《书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杜甫研究学刊》《蜀学》《李白研究》《宋代文化研究》《儒藏论坛》《巴蜀文献》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参与四川大学《儒藏》、《巴蜀全书》编纂。

中国历史上,随笔绝对算是一宗伟大的文体。在此文体中,包含了太多伟大的作品,中国文化也因之而丰富多彩,绚烂缤纷。

众多随笔作品中,清人张潮的《幽梦影》,可以称之为一部奇作。

张潮(-约),字来山,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文献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专职档案目录)。

《幽梦影》一书,总共不及一万字,写作时间前后却花了大约十五年。

其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箴言而宝藏之。

比如: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

道出读书人心忧天下之至重情怀。

又如:《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可谓点评三大小说之极致。

又如:古今至文,皆以血泪所成。

正与西方美学所谓把美毁灭了给人看相通。

其所宝言,日月星辰,山川景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琴棋书画,刀枪剑戟,良师益友,无不笔花缭绕,墨沈淋漓。真可谓一部才子之书,一部哲学之书,一部生活之书。 

周作人评述道: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正如其友所言: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展味低徊,似餐帝浆之沆瀣,听钧天之广乐,不知此身在下方尘世矣。 

观其书,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意醉神迷!在此靡靡之世,何不借机一读?

其有影响的作品,如《奚囊寸锦》《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抄》等。杂著还有如《说史》、《说诗》、《*鉴》、《盈鉴》、《东山谈苑》、《汗青余语》、《砚林不妄语》、《述茶史补》、《四莲花斋杂录》、《曼翁漫录》、《禅林漫录》、《读史浮白集》、《古今书字辨讹》、《秋雪丛谈》、《金陵野抄》之类,令人目不暇接。除此外,还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等大型丛书。可谓著述等身。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性面对,无一例外的,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大家尽量少出门、不聚会。
  

而我们的倡议也随之而来——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读几本好书。
  

据说,网络时代,阅读已跻身奢侈品之列。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大概算不上叫人乐观。虽然,我们仍愿尽绵力,不仅因为手中可留书香,更缘于读和享的过程中,自有欢悦喜乐。
  

当然不阅读的借口也多,常见是说没有时间,其实,古人早就感叹过了。

 

三国时代的董遇说,读书只能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宋代的欧阳修则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这段时间,既然要“少出门,不聚会”,那何不索性围着炉子或者拥着被子,安安静静、暖暖和和地读一本好书? 

按照欧阳修的法子,我们来算一算,马上当然不现实,待在家里的话,那就“桌上、枕上和厕上”好了。各花15分钟,总共45分钟,一分钟读字,一天就读22字,一星期七天是157字,每页差不多字,则是页,这是相当厚的一本书了。
  

从今天起,我们邀请一些爱书的朋友,以线上“溪山书会”之名,逐日推送好书,以享读者。 

欢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读后感想,亦欢迎来稿,投稿信箱是kxc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