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变局下,做好这件事意义重大人民论坛 [复制链接]

1#

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他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在当下显得更为关键。我们如何在变局中把握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荐阅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刊发在《人民论坛》的文章。

01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在当下有何深刻意蕴?

审时度势,年是两个“决战决胜”之年和两个“大局”之年。两个“决战决胜”:一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决战决胜,另一个是脱贫攻坚要决战决胜。决战,没有退路;决胜,别无选择。无论战与胜,要点在于“决”,关键在于“决”,在于能否全党不忘初心、全民万众一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两个“大局”:一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全局。中华民族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再往下走,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美元—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也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步子容易迈错,机遇容易丢失,内外挑战严峻。

另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快重塑世界,加之全球化的作用,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大国在因应这些世界大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顺势而进者走强、逆势而动者走弱,并依据实力地位消长和驾驭国际规制的水平而重新排列组合。由此,中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事实上,无论是近在眼前的两个“决战决胜”,还是关乎大战略、大布局的两个“大局”,说到底,最重要的都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02

集中力量办好我们自己的事,

要点在于“定心”

一要立心。“欲事立,须是心立”“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二要持心。“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三要净心。“‘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四要专心。“夫心无二用,一念在得,一念在失,一念在文字,是三用矣。所事宁有成耶?”归结起来,就是“定心”,即心有定力、心增定力、心聚定力。

而“定心”之难,难在“事上磨练”“知行合一”,难在不仅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间,中华民族一直积贫积弱、内忧外患。这就注定了新中国成立后一百年的发展进步,一定要殚精竭虑、内稳边安。

当前,我们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世界上总有些人想要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但目前他们还找不到现成有效的对付中国的工具,于是就手忙脚乱、全面出击。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手段层出不穷,同时不遗余力地挑起纷争,甚至公然为“台独”打气,为“藏独”“疆独”招魂,为“港独”“港闹”煽风,制造种种陷阱,意在使我国疲于应对,阻滞、延缓我国的快速发展。

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他们就计无可出。中国不会炫耀武力,但这不等于没有实力;中国从不惹事生非,但这不等于胆小怕事。中国绝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也绝不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应对周边纷扰要有斗争艺术,要有定心、定力、定数。而最好的办法,还是“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更加主动办好自己的事情”,使自身强大起来。

03

集中力量办好我们自己的事,

难点在于“集中”

为什么世界上但凡一切大事好事,办的人多了,办的摊子大了,办的时间长了,反而难以办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简明生动、一针见血的概括,即这是因为“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这其实就是因为“走散了、走丢了”。

“集中精力”,要切防“走散”“走丢”——精散气散则神散,心散人散队伍散,必然心丢人丢事业丢。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最大的“集中”,就是聚合人民的磅礴之力。

“聚合”,首先是“聚”。一盘散沙,泥沙俱下,群龙无首,鱼龙混杂,就谈不上“聚”。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头绪很多,矛盾很多,但焦点、中心、重心、核心、圆心,无疑就是作为中流砥柱、作为主心骨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来自于其特别善于“聚”、特别能够“聚”、特别确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强起来的力量,根本上还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拼搏下,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聚合”,其次是“合”。天下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总有无数的矛盾,而“合”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要有多样性基础,多样性必须坚持一致性指导。既不能过于追求一致性,也不能过于放任多样性,要坚持求同存异、不断聚同化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人民论坛》2月上

原标题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深刻意蕴

作者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新媒体编辑

王思楠

原文责编

孙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