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南地北金东人丨张黎明分享高校资源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公益亲诊 https://m.39.net/disease/a_l4oeln0.html

-08-:44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傅颖杰金华日报记者贾振伟金东报道组周建福张鹤

乡贤名片:张黎明,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人,博士,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他是恢复高考后孝顺镇第一位考进北大的孩子,当时年仅16岁;他曾在全国最牛的校刊默默耕耘15年,和几代北大人一同追逐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北大工作35载,校园里每个角落每道风景,他都能信手拈来相关的历史典故;他把出版世界最优的学术书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兴许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几位“张黎明”,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他毫无疑问是“金东出去的骄傲”。

从孝顺老街看连环画的小男孩到北大大师兄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注满了张黎明的儿时回忆。

每天的上学放学路上,要穿过孝顺老街,那里繁荣、热闹,不仅有各类粮油杂货店,还有新华书店。

“其实这书店也就是百货店里的图书柜台,但六七十年代的小镇上,有这样的柜台,可想而知是有多厉害了。”张黎明难忘儿时在街上抽陀螺的脆响,在孝川漂流而下的惬意,而最喜欢的就是去那几个柜台前,看里面的连环画,感觉世界向他打开了新的大门。

沧海桑田,孝顺老街的繁荣如今只能在黑白照片里展现了,这是张黎明内心的遗憾处。修复这条古街也是他的梦想,甚至他还为此专门拜访了不少投资人和古建筑学家。

年,他高中毕业,至今记得同学们废寝忘食备考的情景。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是他最不喜欢的声音,因为总觉得还有很多想要继续预习、补习的功课。老师走进教室,提醒大家休息,但马上会被学生的提问包围,耐心地一一解答,最后竟也忘记了时间。

“当年刚结束饥饿时代,读书气氛很浓,老师常鞭策我们珍惜光阴”,张黎明回忆,学校阅览室管理员李光老师是他们的语文课老师,常在课下推荐一些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即使是寒暑假,也从不忘准时打开阅览室的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张黎明以金华地区文科第1名的成绩考进了北大。乘坐福州—北京46次列车离开家乡时,他怀里揣的是一包家乡的泥土。

张黎明也是恢复高考后,金华地区考进北大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位,称得上是今日学子们的大师兄。

最牛校刊工作15年,感受北大精神的魅力

张黎明报的是中文系,在当时的北大,这个系是不少学生向往的圣地。

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张黎明一直没离开北大。他先在全国最牛的校刊——北大校刊担任编辑,而且一干就是15年。

为什么说北大校刊牛?这份刊物诞生于年,其中不乏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物的印迹,校刊的创办人就是当年刚接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到了八十年代,向四化进军,一个探索的时代,也正是纸媒报刊的黄金发展期。张黎明在校刊开设“华年”“现代”等副刊,吸引了一批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校刊组编的《精神的魅力》一书,成为北大师生的阅读经典。

在校刊,张黎明得以近距离采访接触各路精英,并和他们中的一些成了好朋友。令他刻骨铭心的,是在一个寒假对王选教授的采访。王选领导了中国印刷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革命,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采访中,问起春节去哪儿就餐,王选指了指门后,笑着说去这个食堂,习惯了,省时间。再看门后,几箱方便面码成一堆……

从入学到毕业留校,再到校刊编辑、副主编、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广播电视台台长,直至年开始担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梳理最近40年的人生轨迹,他几乎没离开过这片崇尚“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园子。

张黎明和同事对出版品质的执着追求赢得了好评,他也因此获得中国高校出版人物奖,入选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据最近发布的中国出版社学术图书质量与出版能力排名,北大出版社列居第2,按基础能力排名位居第1,在大学出版社中名列第1;年中国图书海外影响力强中,北大出版社位居第9,在大学出版社中名列第1。

希望能将北京的高校资源带回家乡

张黎明的父母亲和妹妹、妹夫现在都生活在金东,每年,他也会利用节假日回去三五次。

家乡的事情,张黎明一直非常上心,凡是家乡有需要,力所能及,他有求必应,苗交会发展论坛、科技节、金华发展大会,孝顺小学百年校庆,他都一一答应。

常年待在北京,又是一直在高校,张黎明手里的资源很多,接触的各领域专家和人才也数不胜数。迄今为止,他已经应家乡政界或企业要求,推荐了多位优秀师生赴金华就职,服务社会,创业就业。

“我很高兴家乡能分享北大等高校的资源。”张黎明说。家乡对科教的重视每每令他感动,作为大学里的金东人,有责任做好区校合作的牵线搭桥工作。

张黎明和父母的每次通话,聊得最多的就是家乡的发展。孝顺老年大学,乡贤会,洋湖塘文化墙,艾青诗歌节,“美丽孝顺,融合智城”建设,等等,都牵动他的心。

说起家乡,张黎明一再表达的便是感恩。金东素有重教传统,“耕读传家”深入人心。金东人勤劳、善良、诚实、勇敢、孝顺、谦逊的品德,孝顺镇前辈方文正、孔祥有,他的担任过金萧支队情报员的外公方白等乡贤的传说故事,都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