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西汉时期的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然而现在的国人有这种意识的却寥寥无几,当我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总会被人反驳,那些人常常一副傲慢的样子说读书有什么用,很多读书多的人还不如没文化的人赚钱多呢!
这样的观点令我大跌眼镜,其实我每次追问,让他们举例说明的时候,他们却经常支支吾吾,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本就荒谬的观点。这也许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我周围的许多人普遍认为高学历代表着高的文化水平,这一观点本身就有相当大的曲解。据我所知,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且许多超高学历的人仍然给人一种知识欠缺且十分固执的印象。
当然,写这篇文章并非强调学历与文化水平的关系不大,更不是为了证明多读书就能多赚钱这样的观点,虽然这些在我了解中都是事实。中国人的年读书量确实很少,网上有各种消息称世界上年均读书量最高的民族是犹太民族,而我们华人几乎垫底,抛开各种数据比较,真实的融入到你的工作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中国人离开学校后根本不读书。因此同样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在美国的华尔街控制着金融、贸易等民族命脉产业,而我们在美国的同胞却委身唐人街,从事餐饮、洗衣房等服务业。这个比较绝非用来崇洋媚外,只是想告诉大家读书确实可以改变财运,让人更成功,所以关于世界级大佬的故事在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读书,从阅读中获得自强的本领,不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起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那颗赤子之心。知道很多朋友会以买书太贵为借口,这里我将给家提供一些读书省钱的小技巧,让你们那些无懈可击的借口从此烟消云散。
史上最全读书攻略
技巧一:不盲目囤书,货比三家,选准时机再下手。
无论读书还是买书最怕盲目,现在国人普遍都喜欢在网上购书,购书之前请参考以下几点:
出版社:好的出版社一般不会随意乱出书,所以经常阅读的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出版社。(我曾经看到某网上书店将《神曲》与《十日谈》一起出售,价格非常实惠,就果断入手了。最后几乎哭晕,那本《十日谈》越读越不对劲,不仅像是一本小黄书而且还挑战伦理道德,让人不忍直视,豆瓣一查其他出版社的《十日谈》基本都接近9分,而这本只有5.6分。后来发现那本《神曲》也是错别字满篇,用词不当之处就更多了)
出版社的挑选方法一般有很多,譬如个人成长类的有后浪、中信等,文学类的三联、上海译文等,还有古籍类的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大型出本社一般不会随意乱出书,而且都有自己比较鲜明的特色,譬如甲骨文出版的历史类书籍一般都很小众和冷门,而且翻译的都很到位。这个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久了基本上都有自己钟爱的出版社。别把这当做是迂腐,就拿国外文学来说,同样一个作者写的,翻译者不同其阅读体验就大不相同,而一般大型出版社很注重名声,不会随意和三流译者以及三流作者签约。
看书评和试读:出版社只是一个参考或初步选择。书评和试读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名著一定要注意看试读,了解自己是否喜欢这种风格,如果涉及到历史、金融、商业技能等专业书籍,那就需要去看看书评,看看其他人如何评价,以免读到错误的信息。当然看书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是否在刷书评,这一点就不用我介绍了,大家都是上网多年的成年人,想必根本不用我教。
货比三家及选准时机:这一方面加入一些读书群或者经常逛一些相关的论坛,经常浏览相关的网上书店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些书店是有会员活动的,不要错失,另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