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之快,超乎人们预料。在科博会上,上演着一幕幕类似“魔法”的事件。
本届科博会围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主题,运用现代网络新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展办会新模式,线下举办开幕式、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线上举办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推介大会、高新技术产品云展览展示两项活动。
相信有不少政粉儿都非常好奇,今年科博会的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上,大咖们都说了些啥?有哪些精彩演讲?贴心的政事君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主论坛
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
9月21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绵阳九洲体育馆内,星光闪耀,大咖云集。一场聚焦“科技远见与创新动能”的“头脑风暴”如期上演。
他们的演讲,或直指行业“痛点”,或带来新的启发。但在聆听与冥想中,一种感悟却如此清晰: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
发挥了关键作用
9月21日,在中国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为首位登场的“大咖”嘉宾,以《科学防控疫情护卫人民健康》为题,谈了科技创新和疫情防控的关系。
“科学技术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始终得到了贯彻。”李兰娟提到,在开展病毒、药物和疫苗研究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科技工作的跟上,是这次科学防控疫情的关键,保障了疫情防控取得胜利。”
在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源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发现传染源。”李兰娟说。
“人工智能技术在筛查传染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红外智能AI测温,协助社区防控疫情。”李兰娟表示,在开展病毒、药物和疫苗研究中,科学技术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董明珠:
创新没有止境
必须不断拓展研发边界
9月21日,在中国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通过一组数据和一个小故事,来印证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目前,格力拥有1.6万研发人员,主要为我国高校毕业生。
董明珠说:“疫情时期,格力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的技术研发没有停止,病毒的研究更能验证我们技术成果的有效性”。
“疫情期间,格力电器就和中科院合作,研发净化器,研发过程中,一批80、90后的年轻技术创新人员冲在了前面,经过55天的连续奋斗,终于研发出了针对新冠病毒的净化器。我们把研发出的净医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董明珠说,创新没有止境,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研发边界,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的未来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
育新机开新局
“双循环是中国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最大战略,是发展的新格局。”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在中国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大变局、双循环与中国的创新之路》的主题报告。
马光远指出,对国内大循环的理解,不能局限地认为是撬动消费,应该从5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撬动消费;二是制造业大循环,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三是城乡大循环,解决工业化之后的城镇化问题;四是突破关键技术;五是保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势头,让其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围绕创新,马光远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全球性的潮流,中国正处于创新突破的最好时机。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是制造业。同时,推动创新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让企业去适应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研究院院长胡志坚:
以科技创新的内外循环
推动经济双循环
“经济活动就是循环流转,市场化水平越高,循环速度越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在中国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了《科技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报告。
“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而是不同阶段有互为主次的阶段性特征。”胡志坚表示,“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持续降低,必须要逐步从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演化成一个以内为主、以需求为主的发展模式。”
胡志坚认为,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科技供给与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胡志坚还为绵阳支招,“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转型的要点是要把有价值的要素与国内市场打通,让本地科技创新成果进入国内循环,再进入国际循环,以此实现最大的价值。”
分论坛①
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
9月21日,以“赋能产业联创未来”为主题的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绵阳会展中心举行。
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各路“大咖”齐聚一堂,围绕5G技术与应用、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5G+工业互联网在产业界的应用以及5G+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碰撞智慧火花。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
集中力量攻关
解决
工业互联网“卡脖子”问题
9月21日,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表示,我们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卡脖子”问题。
郭桂蓉指出,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尤其是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工业互联网为物资保证、供需对接、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郭桂蓉认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要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体系,瞄准“卡脖子”的领域,集中力量攻关。同时也要把握好“新赛道”发展机遇,系统布局边缘计算,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以及发展新型工业软件这样的应用技术,推动形成技术研究、产业应用互促互鉴的良好局面。
奇安信集团工业
互联网安全专家汪军华:
从三个视角构建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
9月21日,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奇安信集团工业互联网安全专家汪军华从5G+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安全体系建设思路和安全体系架构设计三个层面,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经验。
汪军华站在安全从业人员的角度,指出网络风险的攻击面正在增加,攻击点也在不断增加。他认为,现在无人驾驶汽车用的就是5G网络,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
汪军华认为,以前针对工业的网络攻击大多是摆渡性攻击,借助于存储介质,借助于WiFi网络进行攻击,有了5G之后,就可直接从数字进入到物理世界。他从三个视角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架构设计理念:第一个是防护对象视角,第二是防护措施视角,第三是防护管理视角。基于这个框架,形成全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佘堃:
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
带来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9月21日,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佘堃以《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为题,详解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在多个领域实现的融合发展。
我们所看到的“云”到底是什么?佘堃解释称,“云是互联网图腾,云5.0等于工业互联网,因此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就展现出来,它表现为更细粒度的要求,混合云上下游联动加快;粉丝入口更精致,更能满足个性化要求;更开放的布局,资产更轻量化拥有更小的风险。”
区块链等系列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数据建设,佘堃表示,未来是粉丝文化的未来,区块链促使可持续性发展,未来也将形成(物联网+大数据+AI)区块链的新格局。
佘堃提出,区块链带来了机遇,打造了真正的价值链互联网+区块链思维,这是一种变革,让人、企业、物彼此之间因“链接”而信任。
长虹集团
副总工程师阳丹:
5G+工业互联网
助力长虹人效提升65%
9月21日,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长虹集团副总工程师阳丹带来了5G+工业互联网的长虹实践。
阳丹介绍,长虹5G+工业互联网的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园区网络部署方案,园区无线技术方案及建设,融合平台架构等。基于5G+工业互联网5G工业模组应用方向的探索,也有长虹样板,“我们将场外物流追踪与配送、远程监控与调试、大范围调度管理、多厂联动、远程作业等都纳入了探索的方向。”
阳丹在论坛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通过5G+工业互联网在长虹河边镇园区的应用,生产和物流设施占地节省了50%,人效提高了65%,资金占用下降20亿元,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21天之内。
阳丹透露,下一阶段,长虹集团将重点考虑的是5G+数字孪生智能工厂。
浪潮集团咨询规划研究院
院长李东坡:
工业互联网衍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新形势下,工业互联网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区域经济产业融合?
9月21日,浪潮集团咨询规划研究院院长李东坡在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以《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区域经济产业融合》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李东坡表示,工业互联网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衍生了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也正在形成新的生态圈。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企业来说,带来的除了提质、降本以外,还有增效,但它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工业互联网还意味着供应链效率优化,产业链产业聚集、资源优化,数字空间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他表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决策过程中,应当与区域经济产业融合,从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②
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9月22日,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了以“创新赋能智显世界”为主题的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新型显示行业大咖相聚绵阳,共同探讨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之路。现场嘉宾还就下一代显示技术展开“未来显示涪江论剑”高峰对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钟灿:
成绵抢抓机遇
打造柔性显示之都
9月22日,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为主讲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现场分享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及成都、绵阳的产业机遇。
“我国2K电视保有量7亿台,以10代以上产能算,现有的5条生产线每年只能提供4千万台4K/8K电视,全部更换需要近20年。”欧阳钟灿以数据举例,首先打破一个误区,“貌似‘过剩’的TFT-LCD产能在4K/8K电视的需求下是远远不够的。”随即他抛出观点,“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市场巨大。”
欧阳钟灿认为,成都、绵阳两地拥有中电熊猫、绵阳惠科等优势项目,有条件抢抓新型显示产业的机遇,建设“TFT-LCD首善之地”。
欧阳钟灿进一步指出,柔性电子市场的前景,也为成都、绵阳打造中国柔性显示之都提供了机遇。“目前柔性(含共形)电子市场份额已达到亿美元,预计年将增长至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他表示,川渝地区目前称得上中国柔性显示产业最大集聚地,在建及拟投资的面板产线具有“刚柔兼备,总投亮眼,柔性夺冠”的突出特点。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
副院长孙宏滨:
坚定信心突破“卡脖子”技术
“面对‘卡脖子’问题,首先我们要树立信心。”9月22日,在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孙宏滨说,“面临现有的竞争环境,遇到困难是肯定的,要相信我们通过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从成功的例子中是能找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方式方法。”
在孙宏滨看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也是关键之一。“我们不仅要看到今天这些卡我们脖子的技术,而且要把握住未来创新发展的机会。在某些未来的领域,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甚至是卡别人脖子的技术。”
促进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孙宏滨认为,要给创新技术一个应用的环境。原因在于新技术除了原理创新和原始创新以外,还需要迭代升级。
“面临今天的‘卡脖子’环境,我们要保持冷静。”孙宏滨认为,“越是别人跟我们竞争,我们就越要保持一个开放合作的态度。”孙宏滨说,基于我国国力国情,要选择重点的、关键的、最有可能突破的技术,集中力量攻关,“要意识到今天技术实现大跨度的创新发展,正是因为我国一直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实现的。”
北京奥维云网
董事长文建平:
产业规律
决定彩电价格必然回归
9月22日,在新型显示领域的论坛上,北京奥维云网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建平以《中国大屏显示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为题作主题演讲。他提到,中国大屏显示产业发展中呈现产能进一步集中的趋势,预计年中国TV面板产能全球占比67%。
文建平提到,产业规律决定了彩电的价格回归是必然的,“消费者对于更美好视听画面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电视行业的产品升级一直在发生。”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愿意为了更好、更高端的产品支付相应的价格,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电视行业的价格也将回归产品本身价值。
文建平表示,软硬一体化加速来临,未来趋势“很有可能是软的吃掉硬的”,“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并尝试内容付费,在全网会员用户过亿的局势下,对整体市场的推动不可小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电视观看手机视频,文建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