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在年春季教材的落地实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近日,濮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在各年级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教育网、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举办的新课标如何在年春季学期落地实施线上培训会”。
一年级组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托,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载体。为了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和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正确把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重点目标与内容,更好地投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1月11日上午,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在教研组长彭芳慧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下册教材培训活动,聆听了杨红兵老师关于“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的讲座。
杨红兵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令我们大家受益匪浅。首先杨老师针对新课改强调了新课程理念中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等。教师应启动单元教学设计模式,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其次杨老师针对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整体框架以及教材的突出特点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了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有2个识字单元、6个课文单元,同时包含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三大板块。其突出特点,一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二是教材编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三是课文内容的营养与趣味并重,四是注重开放性和弹性。最后,杨老师结合识字单元和课文单元的具体课例示范讲解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落实语文要素等具体做法,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本次的培训活动为我们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指明了新学期教学之路的方向,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充分的了解教材、精准把握教材,树立整体观念是尤为重要的!假期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让每位学生都能拔节成长。
二年级组
1月8号二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云端参加了二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培训。本次的培训以教学建构和教材解构为主题,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出发,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建构,在真实情境中应用,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共八个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展开,这就要求大家既要实现育人目标,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学中大家要遵循“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教学方式上大家要依托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情景,规划活动和任务,确立学习任务主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大家用语文做事,提升孩子们的多种能力,如识字、讲故事、朗读等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大家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单元主题,守正创新,用好教材,遵循教学规律,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三年级组
为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化践行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大单元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新学期课堂革新做好准备,1月10日下午,濮阳市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线上语文教材培训活动。
担任本次培训的蒋小娜老师。她首先从“新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进行梳理。接着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进行了细致解读,强调研读新课程标准一定要先理解概念。接着蒋老师就7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进行讲解,运用蓝绿红三色字体标注出对应的素养目标,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们根据文本类型划分学习任务群,依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分析了单元整合的三种形式,研读教材的五步法,为老师们整合教材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蒋老师注重学用合一,将三年级下册八个单元按照文本类型进行任务群的归类,再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单元进行教材解读。
本次培训活动,让老师们明框架,学方法,不仅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也对三年级下册的文本特点与课堂实践有了基本的了解。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在教学前把教材吃透,把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去,真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年级组
为深入研读统编教材,践行新课标的教改要求,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实现核心素养育人目标,1月10日上午,四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在教研组长孟玉威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下册教材培训活动。
本次教材培训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杨红兵老师。参会老师都非常珍惜本次培训机会,早早地坐在电脑前等待着这次智慧引领。教材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杨老师从课程理念入手,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带领老师们重新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语文学科的育人方向和目标。通过再次对比新旧课标,让老师们了解育人方式的变化,从而深入思考教学方式的改革。接着,杨老师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进行了整体的介绍,通过分析教材结构体系的特点,让老师们更清晰的了解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性。便于老师们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制定细致的教学计划。比如杨老师说的“读中学读,读中学写”,课文只是个例子,诗歌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学写诗歌。最后,杨老师就下册八个单元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杨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清晰地认识了任务群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我们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杨红兵老师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分析和解读深入浅出,有理论,有实例,老师们纷纷表示豁然开朗,意犹未尽。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不仅对下册教材的整体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语文任务群的具体落实应该是怎样的,这也确定了我们之前的教学实践路线是正确的,整体建构,分步实施,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继续探索融慧教育新课堂,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到底。
五年级组
1月10日,濮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云端,参加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培训,共同学习了王化英老师《统编版小语五下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的讲座,受益匪浅。
王老师主要围绕教材和教学两方面进行培训。教材方面主要围绕:审视教材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习任务群结构化课程,凝练学科素养。教学方面主要围绕:基于单元组织关联任务群特点,设计具有逻辑关联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指向关键能力;基于特殊功能明确价值定位,指向学科能力;基于学生需求整合资源,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展开。
五年级下册共有八个单元,教学活动要围绕着三位一体和双线组元展开,其中王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语文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每个学段有不同的任务群,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内容必须结构化。以五下第四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体会情感的方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运用查找资料和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去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这就是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做到关联课标,使学习的知识达到结构化。
王老师的教材解读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大家会不断学习,深入了解了教材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做到内化于心,提升教育理念,研学探究共同成长。
六年级组
六年级组教师本次主要针对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进行研讨。首先写过的老师交流了习作中发现的问题,一是没有具体事例,二是写不出美好的感受。大家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从美食、劳动、科技多个角度谈写法。最终聚焦创意制作统一练习,同时结合学校的最佳创意奖评比,把习作融于活动中。于是本周末六年级的“创意制作让生活更美好”活动拉开序幕。
1月9日,濮阳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云端,共同观看了蒋秀云老师的讲座《新课标如何在年春季学期落地实施》,蒋老师以第三单元习作单元为例,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以任务群为依托,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语文老师使用好教材,要从构建结构化课堂开始。阅读文章要在文章的整体结构框架内进行,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偏差。比如《匆匆》一课,教师要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梳理、重构,以文章结构为板块设计教学流程,以“有感情地朗读”为任务,设计系列教学活动,将其他教学目标内容适当融入其中。
蒋老师特别强调“情境”,这个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个高频词,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都有提及,但这个词并不是个“新”词,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研判哪些是针对课程层面来说的,哪些是针对教材层面来讲的,哪些是针对教学层面的。其实,编者已经按照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设计教材了,有主题,有情境,老师只要踏踏实实落实每个任务就行了,不用自己设计任务群。也就是老师要干好自己的活:1.利用好教材中的情境资源;2.创设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学习)情境;3.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上下文语境;课文整体的情感氛围、基调。
通过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更新观念,突破固有思维,精心研读新课标和教材,为年春季教育教学开新篇。
组稿:马培玉周珂刘社峰纪威王学康郭松达胡长川王晨韩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