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心脏早搏怎么办?我们来听听下面的建议。
对待心脏早搏,人们对其其实是存在误区的,认为早搏就是心脏停跳,是出现心脏病造成的。其实不然,有些早搏现象则是因为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恐惧,大量饮酒或便秘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什么情况下心脏早搏不需要治疗?
早搏本身并不是严重疾病,只是属于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因不良生活方式出现的心脏早搏现象,或者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经过医生评判属于良性者,则可以不必治疗。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适当运动锻炼,饮食规律,充分休息,保持乐观情绪,时间长了,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病理性早搏怎么办?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很多患者出现早搏现象后,症状有的不是很明显,医院进一步检查早搏病因,评判早搏的严重程度。若属于心脏病引起的严重心律不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应通过药物或手术得以治疗疾病。
对于一些孕期出现早搏的准妈妈们,若出现室性早搏,若不及时处理,大人和胎儿面临着很高的风险。专家表示,即使是室性早搏,早期治疗也并不困难,然而对于孕妇,医生在治疗早搏时,需要面临着两方面问题:解决室性早搏和避免胎儿收到辐射。
出现早搏,不要盲目恐慌
其实心脏就比如音乐节拍,而出现早搏只是有的人心跳“抢拍子”而已,不必太过于紧张。一般来讲,单纯的,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变的早搏,可以当成身体给你发出警告提示,尤其是心脏向你发出“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太过于疲劳了、精神压力是不是太大”的提醒,只要注意改变生活作息,多加休息放松,即可自行消失。但如果是频繁早搏,甚至长时间心悸、胸闷等,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就需要及时到院查明病因。
我们每个人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