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现了早博需要治疗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每日一句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经常有早搏患者门诊来问,为什么医生说有的早搏应该治疗,而有的早搏却不需要治疗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早搏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早搏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以致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可产生心理上问题如焦虑等。2.潜在诱发威胁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或引起心力衰竭。因此,临床上对于早搏的处理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或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那么,所有的早搏都会出现症状或威胁生命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无论是存在心脏病或无心脏病者,早搏的发生还是相当普遍的。一项国外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提示,早搏的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由此可见,正常人群早搏的发生率也不在少数。

然而,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早搏的比例更高,早搏数量更多,早搏的复杂程度更大,因此也更容易发生潜在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尽管早搏常发生心悸症状,但是否一定会出现症状,可能与个人对早搏的耐受程度、早搏发生的频度以及人体生理活动状况(运动或安静)等有关。

一些患者早搏很多但可以毫无症状,而一些患者早搏较少,但症状却非常明显;通常来说,与活动时相比,安静时更能感受到早搏的存在;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与否与早搏症状也非绝对相关,但临床上新发生的早搏与心悸、胸闷等症状的关联度似乎更大。

早搏是否会威胁生命需要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评估。一般而言,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史,心脏收缩功能低下,或虽无明显心脏结构异常,但有遗传性心脏疾病史,以及直系亲属有心脏性猝死发生者,早搏(主要是室性早搏)引发恶性心脏事件的概率较大。还有些患者可能因为频发的室性早搏,引起心脏功能的减退,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临床上对于早搏的治疗总体原则是:

1.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且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干预。

2.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早搏引起的临床症状明显,可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以改善生活质量。

3.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早搏偶发,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也无需处理。

4.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低下,早搏频发(尤其是室性早搏)或症状明显,应予积极干预以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原则仅仅针对早搏本身治疗,而消除引起早搏的病因最为重要。有些早搏可能由于生活方式(酗酒、吸烟或咖啡浓茶)或可逆性疾病(急性心肌炎、电解质紊乱),或服用药物(洋地*、部分抗生素或抗抑郁药)等所致,纠正这些原因早搏就会自行消失。

有些心脏疾病临床上很难根治如心肌病,既往心肌梗死,或愈合性心肌炎但存在心肌疤痕(纤维化),当出现早搏时,除了对原发疾病的基础治疗外,可以按照早搏的总体原则进行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