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告诉世界一个友好的中国中国人民对外友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http://m.39.net/news/a_6205113.html

本刊记者王小宽

郭沫若曾赞颂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而作为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无疑传承了陈老总“本色是诗人”的一面。近日,《今日中国论坛》记者采访到了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会长的陈吴苏,请他就中国的民间外交等问题畅谈了一番。

刊登内页

《今日中国论坛》:我们了解到,对外友协成立于年。作为中国资格很老的民间外交团体,对外友协在历史上留下过不少辉煌的业绩,请您谈谈对外友协在我国外交大格局中的定位?

陈昊苏:年到年,对外友协已经走过了56个春秋,它的确是中国历史上资格比较老的民间外交团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工作在整个外交格局中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什么这样讲呢?我国外交总体上讲,官方外交是总体外交的主导,民间外交是总体外交的基础。所以外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导方面,二是基础方面。那么,在外交主导方面的领导人的外交,则是主导中的主导,因为领导人的外交主导官方外交;在基础外交方面,友协的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就我们整个民间的外交来看,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城非常之广!几平各个领域都有民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果按照领域来划分,整个外交就包括竞的外交、政府外交、文化部门的外交等很多很多。那么就每一部分来讲,都是由政府官方也都有民间外交构成的。所以民间外交是基础性的,我们对外友协就是基础的基础,就是对外交流基础的基础。

我们把自己的工作领域拓展得非常宽,这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围要和整个世界的国家和民族进行交友,就是交朋友:朋友当然是有各种各样的,其差别也很大。比如,我们要和专家交朋友,政治家的朋友也要交,和经济界交朋友,文化界的朋友也要交;上到政府的官员,下到普通的民众,都是我们的范畴。只有这样,我们友协的工作才能做好,成为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呢,对于国家的发展那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中国的外交,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的外交,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和外界打交道,就必须有外交的概念。

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要和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我们本身没有追求霸权的欲望,但在国际政治上,我们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尤其是和其他国家的权益相矛盾的时候。这时,我们不能采取武力把别的国家颠覆了,来维护我们的权益。同样,我们也不允许我们的国家权益被他国侵犯。我们国家外交追求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的外交是一个和平的外交。为了实现一个和平的外交,具体落实就是广泛地结文明友,交友与和平都是有利于和平发展的。这两者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增加分量的。和平外交这是个追求,所以我们对外友协就是在全世界广交朋友,为何这么做?就是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

版权页

在我国,民间外交很早就开始了在我们党还没有掌握政权的时候,我们共产党还是一个非执政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执政外交。比如说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主席和埃德加·斯诺的友情。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和作家,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组织、发起、宣传“工合”运动,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官方外交建立起来了,为了更好地推进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我们继续重视民间外交。我们成立了对苏联的友好协会,成立了对日本、对拉美、对东欧等友好协会,掌握了民间外交的真谛。

为何要重视民间外交呢?当然要重视了。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实际上重视民间外交它具有很普遍的意义。原来不是执政党,是民间外交;一旦成为执政党,理所当然就成为官方外交了。

国家富强了,我们也要重视民间外交。邓小平同志讲过“在90年代我们要韬光养晦”。这句话不仅仅是单纯的权术,实际上就是收敛自己的光芒,和别人进行合作。外交,我们还是要韬光养晦,用善意去对待整个世界。简单地说,就是向世界示好,向全世界的各国和人民传达善意,来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为了我们国家自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现在全球性的众多的问题摆在面前,再发达的国家也要和别的国家合作,共同面对那些困难的问题,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强调同舟共济,海面上起了大风暴,光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强调合作,对这些我们不去逞强,要低姿态!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后,当然也从别的国家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教训和启迪。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全球都面临环境恶化的问题,是相当尖锐的。它没有国界,森林减少了,气候变恶劣了,它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所以从这些问题上看,更要强调国际合作,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合作!

《今日中国论坛》:这些年来,您到过不少地方,您一定还记得第一次出访的是哪个国家吧?

陈吴苏:我第一次出国访问的是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两个国家。那是年,我国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中国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大的关系比较好,我们感觉到人家的发展情况比我们好。以后我又去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就发现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州发展不如我们了。

《今日中国论坛》: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贡献和存在理由,我们在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时候,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陈吴苏:就整个世界文化来看,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或者是中方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和成就。过去,世界各国和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科学技术不发达,大家相互之间都不了解,没有沟通和交流,也使得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产生了隔膜和误会,甚至凭借自己的想象来确定其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比如,我们以前都喜欢把外国人描写成红毛子、青面獠牙,很可怕的样子。后来接触多了,也就没有这种说法了。大家都差不多,只是面貌上有些差异,都是地球上人类的兄弟和姐妹。

我们古代的那些哲学家,像孔子、老子等,他们是非常的了不起。他们当时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并没有亲眼见到海外诸国是什么样子,也不了解海外的历史和文化,但是他们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当然,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悲剧,发生了战争。从这个角度上讲,东方人是比较吃亏的。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发展壮大,他们就凭借船坚炮利,用炮弹把他们的商品推广到世界各地也想把自己的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这些非常残暴的行动,即使毁灭不了他国文化,也给当地的文化发展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东方各国都赢得了自己的独立,都找到了自己国家发展的价值。不是说东方文化去征服西方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融、携手。西方的文化也相当久远,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那么,东西方文化如何能自然地、和谐地相处呢?我们谈到传统文化,就会讲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大自然的财富,人类总是开发得多,付出得少,就不和谐了。我们以后对于文化的开发和交流,应该相互尊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文化遗产,这当然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文化的发展不能凭借船坚炮利,也不能强行推广,它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范畴。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中国的烹调、日本的料理、欧美的快餐,还有各个民族的特色饮食文化,即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又是全世界人民的。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所单独享有的的、别的国家和民族也同样可以品尝。要有相互学习的心态,不要把自己的东西想成世界最好的、全世界的人必须都接受它。这个属于你自己的传统习俗,也不要强加给他人,不要排除别的生活方式,不要看不惯别人,不要把别人改造成和你一样!文化的发展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生长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盛开于世界民族之园。

《今日中国论坛》:在对外交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陈昊苏:中国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比较快,我们不能因此面看不起他国。中国要有一种大国的心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对整个国家自己的发展有个明确的认识。不能总想着我们是一个大国,要和周围的国家交朋友,表达善意。不要以骄傲的心态看不起人家,当然示好和表达善意不是献媚!不要认为他们的东西有多么多么的好,我们的家园也很好啊!就是我们古人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他们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有时候,我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对于小国的人民我们应有更多的尊敬。虽然,他们对我们不恭敬,批评我们做得不好,我们应该以一个更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批评得对,我们就接受,非常欢迎;如果批评得不对,可能是交流得不够或者受到误导,我们也就不过分计较。从某种意义上,还是欢迎人家对我们的批评建议,这对我们是有所促进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总是觉得自己的好,听不进批评,自己也就没有办法前进了。听到不同的说我们不好的声音,只要对我们有帮助,哪怕是说错了,我们也表示欢迎。对待批评,我们要采取一种更加谦虚的态度。

当然,如果确实遇到了敌意,我觉得我们当然也要据理力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一些阻力是正常的。对于不友好的指责和批评,必须给予猛烈的反击,对他们的言论给予严肃的批评!

古语讲“树大招风”,“不遭人嫉是庸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难免人家会有嫉妒的心理,对我们的所做所为,吹毛求疵地加以批评,这些我们都能理解。如果是遭遇别人诽谤了,我们在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做出辩解,用恰当的理由和手段来进行。当然,也可以不讲,既然是个诽谤,不去理他,自然而然他们也感觉没有意思,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你掌握不好时机,并且不厌其烦地辩解,反而显得自己小家子气,还容易引起猜疑。总之,处理这类事件要把握好时机。过分地辩解,或者不采取任何措施,都是不好的!(作者王小宽编辑资深媒体人。专业媒体策划,发稿,政府公共关系服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