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秋末冬初时节,在沪郊枫泾镇中洪村,一片正在收割的稻田里,记者见到了一群欢乐的年轻人——
他们中,有的人正躺在散发着清香的稻草上,默默地仰望蓝天白云;有的人带着孩子正奋力割稻、脱粒,体验难得的农耕生活;有些人在摆出满桌瓜果后,以深情朗诵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还有些人,则在田间三三两两摆摊,展示售卖自制的有机奶茶、粗粮饼干、手工香皂等。
这些年轻人,大多已定居这里,是这个农场的耕作者,也是中洪村的新村民。其余的,则是他们在城里乃至外地的朋友,应邀或慕名前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据悉,他们中最早的已在这里居住、耕作近十年,如今已租下村里十多栋闲置农宅,每年农场水稻刚播种,大米就以每斤20多元的价格被预订一空;眼下,随着更多新人的到来,他们还需要再租20多栋房子。
这些人从哪里来?为何定居乡村?他们真是来种地的吗?记者多次前往中洪村,与这群年轻人进行交流。
一群很“慢”的人
“这是一群很‘慢’的人。”向记者“爆料”的,是中洪村的驻村指导员、来自市文旅局的年轻干部杨文恩。在村里走访调研时,他发现了这批新农人已悄然在乡村“扎堆”多年。
今年夏天,杨文恩透过村委会办公室的窗子,看到不远处有块“云谷农场”的大牌子,但底下却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后来才知道那是在“养地”)。询问旁边的人,大家只知有个叫“海涛”的年轻人,住在村里、租了块地,但具体做什么,并不清楚。
后来,杨文恩通过村里一个小组长,认识了皮肤被晒得黝黑的海涛,海涛看起来朴实而憨厚,似乎不善言辞,直接把他带去一块水田边。在那里,他看到了绿油油的水稻秧苗,还有一位在烈日下劳作的黑瘦青年,背着一条铁链、拖着旧轮胎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据说是给水稻进行人工除草),像是纤夫,又像是苦行僧……
这位青年叫小崔,是同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现在也定居在村里,每天埋头种田,成家生子也在村里完成,眼下孩子已经三岁了。据介绍,在中洪村,这样的新村民有10多户。
后来,杨文恩与这群新村民进行了座谈,发现大家学历不低,各有专长,几乎“一户一品”:海龙和何远夫妻俩,专注于推广纯天然、无污染的茶饮产品;老叶和诚诚夫妻俩,准备把市中心的网红素食餐厅开到村里来,同时做艺术策展、食物教育、自然教育等;媛媛和多哥夫妻俩,把自己家打造成了新村民的咖吧、书吧、食堂、会议室,同时在村里坚持做“零废弃”的生态循环实验;希文正在装修村里的家,准备做幼儿教育、亲子教育;“老乔”是个年出生的小姑娘,专注于做酱料和其他发酵食物……
他们各做各的事,但都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开展,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实验群落,更连成了一个农文旅跨界融合的产业大生态。
说他们很“慢”,是因为每个人看起来都不急不躁,专心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不求很快获得回报,甚至一时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让人有点担心他们到底如何养家,但他们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长期主义”这个词,在他们的言谈中不时出现。
清晨,他们会蹲在菜地里,花上一小时捉青虫,最多时会收获小半篮子的虫回来喂鸡。种植水稻,普通农户亩产可达斤,他们因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每亩只能收获斤稻谷,但也是高高兴兴的。几位年轻女孩,皮肤被晒黑,却毫不在意。媛媛在村里摆放了8个垃圾桶,示范推广“零废弃”理念,哪怕农民懵懵懂懂、爱理不理,她也乐此不疲……
记者第二次造访时,是在深秋的午后。走过村中弯弯绕绕的小巷,进入一个寻常而老旧的农家宅院:阳光斜照在大木窗内外的桌案上,以及远远分坐着的几个年轻人身上,显得格外安宁,他们各自静静坐着,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发呆。这是媛媛家,也是这个群落的“会客厅”。
采访过程中,媛媛不时端上自己亲手做的椰子糕、烤土豆、米浆,以及新腌制的咸鸭蛋等,请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品尝。临近傍晚,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踩着满院子的毛豆秸秆,兴高采烈地放学归来。这是媛媛的儿子,正在青浦区小学念四年级,媛媛夫妇每天与枫泾镇上几位家长拼车轮流接送。采访结束时,夜幕已降临,媛媛老公“多哥”送记者到村头,然后很自然地和儿子蹲在路边,头挨头借着望远镜观察起了日全食……
仿佛,这就是他们的家园。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在的生活。
一点点地看到喜人变化
海涛是这个群落的连接点和灵*人物。
这些新村民,是他的朋友或学员,一开始大多是“投奔”他而来,有的人现在还借住在他家。
海涛正是第一个安家中洪村的新农人。他全名叫黎海涛,年出生,湖南衡阳人,10多年前还是一名高尔夫运动员,工作和生活在金山朱泾镇,离中洪村不远。打球时,他结识了不少做农场的老板,后来还帮其中一位打理起了有机农场,之后边学边干,一边自学关于生态农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一边去国内知名农场“游学”、参加圈内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很快在生态农业领域成长起来,如今已成了生态教育培训圈小有名气的讲师。
“我最初到中洪村种地,出发点是要做自然教育、生态教育。因为,身边很多人不相信有机农业,不相信不打农药、不施化学也能有产出,所以,我要种给大家看。”黎海涛同时坦言,自己进入这个领域,还有一个内在驱动力,那就是对乡村和田园的热爱,“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住,特别喜欢农村,现在做生态农耕,也算是回归乡村的一种切入方式”。
年,他开始在中洪村拿地实践,最初是半亩地,后来是1亩、10亩、20亩、40亩、60亩,一步步扩大面积,现在已达到多亩,其中70多亩种水稻、20多亩种水果,其余种蔬菜。刚种水稻时,他也不知道大米该往哪儿卖,但7年前开始,他的农场刚插秧时,大米就被预订一空,价格也达到了每斤20-28元。
“租地需要预支土地流转费,大米能够被提前预订,我们的资金压力小了很多。”黎海涛坦言,自己的生态实践能持续下来,是因为得到了一些团购社群的支持,“当初,因为出发点是要做生态教育,所以我们在种地的同时,每月都会举行农耕体验、生态修复、乡土市集等活动,赢得了一些社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