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13》,[英]乔恩·麦格雷戈著,卓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1月出版,页,49.00元《水库13》这个书名有点冷峻,甚至暗含惊悚。英国有种犯罪小说类型就叫“黑色水库”。“水库”出现在小说里,除了淹死人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功能呢?何况“13”在中外习俗里都不是善良的数字。按照读悬疑小说的习惯,我没有去浏览作者简介和前言后记,而是直接翻开正文阅读,一时间还琢磨不出来这究竟是美国、英国、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直到看见了曼彻斯特这个地名。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德比郡峰区的一个小村庄。圣诞新年期间,十三岁的女孩丽贝卡·肖(也叫贝基)同父母从伦敦来游玩,在山里失踪了。大家组队进山搜寻,潜水员潜入水库底,警察前来调查,媒体也蜂拥而至。女孩失踪时身着白色连帽上衣、藏青色马甲、黑色牛仔裤和帆布鞋,这样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时出现在人们的梦境里,人们幻想找到她,带她回家。女孩夏天也来过,跟村里年轻人有过短暂交往,其中一位年轻人甚至在女孩失踪前一天还同她约会。五位年轻人自己组建了搜救小组,走遍荒野,远至第十三座水库。这些水库围绕着小村,是一百多年前人工水淹山谷形成的。在干旱季节,人们还能看见被淹村庄的教堂和谷仓从水底再现。
小村生活平静,人与自然仿佛很和谐,但是女孩失踪事件始终像雾霾笼罩在大家头上,影响了整部小说的气氛。从女孩失踪到小说结尾,十三年过去了。这十三年构成了小说的十三个章节,讲述二十多家村民的生活,每一章都以新年烟花开始。春天大地渐渐苏醒,鸟儿开始做窝,狐狸在山毛榉林里生下小狐狸,然后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人们爱恋婚嫁生老病死,万物生长衰败,獾、刺猬、猛禽、蝙蝠等在山里随处可见。人不去打扰自然,动物适者生存,依旧很有些野性。当山毛榉林遭到破坏时,小狐狸一离开巢穴就会遭遇不测;老鹰会很快吃掉濒临冻死的羊;獾“制服了一只刺猬,迅速剥了它的皮”。
村民的小社区井然有序,村里有教堂、酒吧、板球场,主要管理机构是教区俗务委员会,监督公共土地的使用,督促居民行使权利和义务。主管“精神”的是教区女牧师简,宗教信仰只是传统的一部分,有时教堂的礼拜仪式参加者寥寥无几。但是人们有烦恼会向简倾诉,她感觉自己更像心理咨询师。
这部小说带我们走入今日英国乡村,但类似题材在当代小说中并不多见。我们更熟悉的是朱利安·巴恩斯等人的“知识分子小说”,或者霍林赫斯特等作家的上流社会场景,尽管都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有评论者认为《水库13》是最具有英国风格的小说,我们的确可以从中看到老作家哈代和理查德·休斯等人小说中远离尘嚣贴近大自然的生活,但《水库13》描述的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生活非常富裕国家的“新农村”,虽然地处山区,却不闭塞,也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真正的“劳动人民”很少,只有养羊的杰克逊家和养奶牛的汤普森家,另外还有石匠的儿子,有收废品的人和打扫卫生的钟点工艾琳。现代科技进入普通村民的生活:羊圈里的母羊怀孕会接受超声波检查;艾琳患自闭症的孩子精通电脑应用,“屋里地上拖满了他的电脑电线”,他还帮助母亲设计客栈网页。
这也并非传说中年轻人全去了大城市只有老人留守的农村。村里有小学,大孩子有巴士送去城里上中学,年轻人去外地上大学,毕业后又回来。上大学没有什么稀奇,留在村里也并未被生活抛弃。没有谁出外打工做体力活,在村里生活只是一个住址的选择。无人真正生活贫困,老弱病残都得到照顾。村里有人旧病复发,医院会派车来接走,不需要家人探望;脑梗卧床病人有医生、护工、护士和理疗师定时上门;患自闭症的孩子可以去特殊学校寄宿,父母不用担忧。
村民中不乏“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是苏和奥斯汀·库珀夫妇。奥斯汀曾经在《泰晤士报》工作,现在为国家公园编辑杂志《山谷回音》。苏先在BBC实习,后来正式入职。另一位老村民威尔逊曾在供水公司担任工程师。亨特家用谷仓改建客栈,父亲“参加与土地有关的高层*策论坛”。杰夫·西蒙斯是陶瓷艺术家,有自己的作坊,对外销售作品。
女孩失踪悲剧更像是作者故意设置的悬疑框架,读者一直读下去,期待揭示谜底,结果发现窥探的并非一桩谋杀案,而是别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发现村民们似乎与邻居保持距离,其实少不了八卦彼此。如果搬来了新住户,他们甚至会凭空杜撰出一段别人的生平。没有谁家的事情能逃过众人的目光,但无论是村民还是我们读者都只看见外貌,并不知道人们内心的活动。作者不去渲染悲欢离合,视同动物的生存一样本当如此。年轻人不认真对待爱情,女孩在准备宽衣解带时也对面前的男孩揶揄嘲笑,男孩同样出言不逊。村里的卡萨诺瓦名叫戈登·杰克逊,他擅长勾引女人,“自有他的套路”,然而并没有本领如所谓PUA高手那样搞得女人痛不欲生。婚恋关系中女人掌握了主动权,她们的生活中似乎根本没有“不能承受之轻”。她们不会因为同别人睡了一觉就坠入情网难以自拔,总是由她们提出结婚或者离婚或者复合,有时反而是做丈夫的担忧婚姻解体,女人常常连招呼也不打就离开了家。
然而,究竟是大家都没有敏感的心灵,还是作者刻意不去挖掘呢?究竟是英国人性格如此,还是无论何处,生活本来就如此,大多数小说的波澜起伏恐怕都是虚构。当然,正因为虚构了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我们才希望通过读小说遁入不一样的空间。而这里有位小说家写了本书,我们在其中只见到普通人如流水般的生活,即使遭遇不幸,大家也是淡然处之。作者没有去深入挖掘痛苦是否在人们心中留下创伤,但是他告诉读者,人们会去找女牧师简诉说,简有时觉得听了别人那么多的倾诉,她自己恐怕心理负担太重,难以承受。
《水库13》英文版封面我们读第二遍会发现平静的生活底下其实有激烈的事实,平淡的笔调也会透露出骇人的细节。村里时有意外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是火灾,有时烧掉整幢住宅。有时悲剧没有发生,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我们在字里行间发现小村庄的保守思想依然具有威胁性。我们看见小学教师卡特小姐穿着短裙在高梯子上装饰圣诞树,让教工琼斯扶着梯子,老琼斯恐怕窥见了卡特小姐裙底风光。旁观的弗伦奇小姐擅自就差使琼斯去干别的活,留下卡特小姐独自在梯子上忙碌,等她偶然低头发现无人扶着梯子,未免心惊,而弗伦奇小姐却不知去了何处,似乎她只关心琼斯是否偷窥,却完全不在乎卡特小姐会从梯子上摔下酿成惨剧。每家各有各的难处。艾琳患自闭症的儿子常常把母亲身上打得青紫,“屋里家具都被他破坏了”。苏生了双胞胎,跟不上工作进度,有人要求她请无薪假,有人对她在家办公有意见,后来要求她自行辞职,她拖延着,一年后被BBC辞退,到手的补偿远不如自动辞职。理查德·克拉克是企业咨询师,长年在外旅行,只在圣诞节回家探望母亲。母亲年老独居,时常摔跤,每次摔倒都只能自己慢慢爬起来。琼斯因为在电脑里存放大量儿童色情文件被判刑一年半。某位家暴的男人来找前妻,有人注意到两人起了争执,叫来了警察。貌似斯文的丈夫曾经两次打断妻子的胳膊,妻子反而为他隐瞒实情。杰克逊家在村里居住时间最长,养羊艰苦劳累,想过要请帮手,但“太费钱”,下雪天羊也会冻死一些。老杰克逊脑梗多年躺在床上,这一家几个男孩最后提出要分家散伙。
日子过得最糟糕的要数马丁。马丁这个角色起初并不起眼,对他的叙述散落在各处,但他其实最有故事。女孩失踪后,一座水库旁发现一辆红色卡车钉着假牌照。马丁知道车属于一位名叫伍德的人,他被迫向警方报告了此事。某天他消失了,一周后一瘸一拐地回家,手臂上有烫伤的痕迹。他说,“伍德的记忆比想象中要好”。我们因此悟出他遭到了伍德虐待,这在犯罪电影里完全可以拍成非常火爆的镜头,但此处只一笔带过,甚至会被读者忽略。他开的肉铺因为欠债被银行没收,妻子跟他离异;某日儿子带着同性恋人来看他;女儿生了小孩,住处还没有着落,准女婿说马上会找房子,马丁心里嘀咕“为什么不早点安排”,显然小夫妻日子过得不顺畅。马丁另外两个朋友也是盗贼。他是个不靠谱的人,圣诞节轮到他装饰教堂,他最后一刻却不见踪影。他很执拗,妻子离开后,他连着几年情人节给她寄贺卡,妻子来提醒他不必再寄,他却矢口否认,仿佛否认就挽回了面子,占了上风。他没有什么自知之明,竟然想竞选教区俗务委员会主席,然而并没有谁理睬他。
这一带是简·奥斯汀小说和《简爱》电影的拍摄地,当然有贵族庄园,却不再有贵族。卡尔肖大宅已经完全边缘化了,住在里面的人也并非卡尔肖家族,过去贵族庄园负责修桥补路,现在大宅子的住户经常跟村里扯皮。最后这家人把庄园挂在市场上出售,新主人将把它改建成酒店。村里另外还有一两位曾经的富人后代,包括布莱恩·弗莱彻,他被剥夺了继承权,只留下一幢建于乔治王时代的大房子。妻子萨利的儿子是个盗贼,显然阶级区分已经模糊。
作者带领我们走进小村的家家户户,但叙述点到为止,更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则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小学校长辛普森身体健康欠佳,可能是痴呆,但没有明说;琼斯小姐究竟什么毛病复发需要住院,是否精神有问题?“有人看见”她自己在商店里“买了包装纸和捆绳”,“大家认为这算是某种突破”,因为一个精神病人终于能够自己料理生活了吗?作者将不寻常之处漫不经心地呈现出来,有时在读者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书中角色却漠然视之。一对恋人带狗散步,狗发现路边一件藏青色的马甲,但是两人继续走路,只留下读者好奇这是否就是失踪女孩的衣服,同时感到诧异,既然村民们一直关心失踪事件,为何这两人发现了一件马甲,却又完全无动于衷呢?
这样一些琐事,按理说应该令人觉得枯燥乏味,可是不,有种魔力吸引你一直读下去。是有关失踪女孩的悬念吗?是人们普遍喜欢窥视别人生活的八卦心理吗?是作者语言的魅力吗?读很多小说,你知道那只是故事;读这部小说,你知道这就是生活。作者说:“我认为没有人在自己眼里是普通人。每个人的生活故事都有趣、复杂和微妙。”他将日常生活融入自然景色,平淡地讲述,同时不断变换视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