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国的水稻!跟菜汤一样咸的“不毛之地”上,神奇地种植出了水稻!与此同时,中国新培育的一种新型水稻品种,能够“聪明”地拒绝有害重金属——镉的污染,让大家吃得更加安全。
两种新型水稻,都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来。此前,袁隆平曾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增产约20%,帮助中国多养活万人。
海水稻:让我国数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未来粮仓
金秋9月,*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所谓海水稻,学界称之为耐盐碱水稻,体现的是这一水稻群体的耐盐碱力。
9月28日下午,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单位的30多名从事海水稻、盐碱地改良等研究人员,分组前往青岛的白坭地和即墨金口,实地进行测产。
测产结果显示,第一批海水稻开割,试种海水稻亩产最高达.95公斤。测产的稻田灌溉用水盐度已经达到了6‰,相当于吃剩的菜汤的咸度。
“最高亩产为.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上,“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沸腾了——这个亩产意味着中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水稻一旦推广,意味着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粮仓。据测算,中国盐碱地总数约15亿亩,其中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亿公斤,能养活万人口。
袁隆平在此前举行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岛论坛演讲时表示,将在3-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达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为了使海水杂交稻能够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对于有人担心大规模推广“海水稻”会不会占用滩涂湿地,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解释,我国的沿海滩涂有万亩,但我们的目标聚焦在内陆盐碱地,沿海滩涂会根据国家滩涂湿地保护有关要求进行开发。
有人认为,顾名思义,“海水稻”是不是在海水里种植用海水灌溉?张国栋解释,海水灌溉只是其中一个努力的方向,“海水的平均盐度在3.5%左右,如果在盐碱地里直接用海水浇灌,这违背了我们改良盐碱地的初衷”。
低镉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解决粮食安全
“海水稻”测产成功后的第二天,袁隆平又宣布获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
9月29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镉低积累农作物品种筛选与选育”项目支持下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该技术培育的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
袁隆平为何盯上了水稻中的“镉”?原来,水稻自身拥有的某些独特基因,使水稻米粒吸收土壤中某些金属离子的能力较强。
镉在人体富集可引起慢性中*。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的“靶器官”。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说到大米的重金属镉污染,不得不说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县“痛痛病”镉米事件。年起,日本富山县发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癌病”或“痛痛病”(Itai-ItaiDisease)。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Cd)中*,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生产出来的稻米成为“镉米”。“镉米”和“镉水”把这里的人们带进了“痛痛病”的阴霾中。
超级杂交水稻:增产20%可多养活万人
“21世纪谁养活中国人?”年的夏天,一位外国学者的质疑在国际上引发各种讨论。
如今,回头再看这个问题时,答案已显而易见。杂交水稻在其中功不可没。
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率研究团队不断科研攻关,从大面积推广“三系”杂交稻到育出“超级稻”,为解决中国人粮食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约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7%以上;全国水稻平均单产每公顷约6.4吨,其中杂交水稻每公顷约7.5吨。“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万人。”袁隆平表示,到年,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其产量达到了中国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指标。年有5个示范片亩产达公斤,特别是云南个旧示范片突破每公顷16吨的产量目标。广东、广西等11个省市也创造了水稻高产历史新纪录。
从年首次走出国门起,中国的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研究和推广,其中印尼、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国都已进行了大面积的商业化种植。
“杂交水稻在新世纪对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将发挥重大作用。如果全世界50%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每年可多养活4至5亿人口。”袁隆平表示,为此,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为杂交水稻的发展,以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首创的农业高科技育种技术,我国杂交水稻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数字最有说服力。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1.2万亿斤,并屡创新高。年,我国进口粮食不到亿斤,其中大豆进口约亿斤,三大谷物只有不到亿斤。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自身的粮食安全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的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这不但有效稳定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