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现教论坛走进顺义丨落实双减重在学
TUhjnbcbe - 2024/12/16 18:4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tslf/241211/u2urkp3.html

「本文来源:现代教育报」

如今,“双减”政策已出台三月有余,顺义区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成效如何?

11月25日,由现代教育报社组织的“现教论坛”走进顺义区,交流、分享顺义区中小学在精准教学、课后服务、课程改革、作业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抓住“双减”契机打造具有顺义气质的教育

冯江全

(顺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双减”工作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真正造福百姓、造福学生的重要民生大计。作为教育人,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将“双减”政策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真正做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双减”工作精准发力。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分类治理,构建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监管体系,强力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治理。教委审批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共63址,已压减至24址;摸排无证机构65家,已实现动态清零;向社会发布12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着眼提质培优,筑牢学校育人主阵地,在实现课后服务培优辅差与发展特长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有效减负相结合上下功夫。在全市率先启动课后服务和延时托管,落实市教委三个全覆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提供,午餐需求%满足,延时托管%满足。

全系统干部教师要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切实做到“认识要高起来、系统要串起来、家校要拉起来、干劲要激起来、五育要托起来”,进一步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加强家校社多方联动,充分融合不同学校、不同部门、校内校外、公办民办各方资源;重视家校手拉手,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多方面待遇;不断净化教育生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顺义教育人将树立大教育观,抓住“双减”重要契机,调节校内教育生态,汇聚校外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具有顺义气质的教育,助力顺义教育的再次腾飞,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顺义教育。

三大工程护航顺义教育优质发展

张海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主任)

作为顺义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参谋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部、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部,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围绕“双减”,开展了教师提质、课堂提质、作业提质三大工程,护航顺义区教育优质发展。

“双减”的落实,关键在教师。“双减”对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重点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要求设计研修活动,切实把握研修活动的方向性。二是基于教师素养注重需求导向,制定研修课程,规划设计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创新课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区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强化专业引领、案例剖析、课题研究等环节,切实把握研修活动的精准性。三是基于教学实践注重问题导向,开展问题研究,开展基于问题的实践改进活动,切实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增强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双减”主战场在课堂,我们做到“三个抓实”。一是要抓实教材培训,指导教师对所教学科横向纵向知识形成网络;二是要抓实四个过程,即专业引领、会诊号脉、质疑对话、案例剖析;三是抓实常规课,开展常态课的视导,聚焦问题、注重实效,抓好公开课、引领课、示范课、研讨课、展示课等不同课型,提高课堂质量。

在作业提质方面,我们指导教师立足课标系统设计,立足学情分层设计,立足生活情境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把握好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在基础性作业设计上,一是要增强作业目标的指向性,二是加强作业内容的适切性,三是丰富作业形式的多样性。通过优化作业撬动学校整体教学改革。

发挥育人导向确保校内提质增效

王阔

(顺义区东风教育集团校长)

为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东风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导向功能,架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

集团构建“两层三级四色五苑”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未来课程”两个层次。基础课程分为学科、拓展、实践三级;未来课程分为:研究、项目、云端三级。通过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劳育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集团重新审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确定“学研训”一体化学习共同体项目,培养教师深耕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校内课内提质增效的目的。

学校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拓宽育人空间。校内充分挖掘资源优化服务,力争发挥校园文化生态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影响力,依托学校现有的四个馆室、三个广场、两个基地、一面校园涂鸦墙,开设丰富的体验课程;校外积极整合周边资源,开设游泳、跆拳道、快板等各类精品社团20余个。集团构建了“课堂体育每天一节﹢课后活动教师走教﹢兴趣小组校外供给”层级递进的体育教育体系。集团以校区为单位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低中年级常规落实值周管理、承包校园清洁区、值守垃圾分类桶、组建志愿服务队、开辟校内蔬菜种植园等;高年级建立大劳动概念,开展综合劳动体验课程,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把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融入到创新制作里。

紧抓作业管理和课堂教学促进减负增效

裴艳玲

(顺义区光明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当下,“减负提质”是双减背景下国家、社会对学校办学品质提出的具体要求。顺义区光明小学教育集团紧抓作业管理和课堂教学两条主线,深度调研,科学筹划,通过多项举措,确保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促进常规工作品质的不断提升。

对于学校而言,双减工作聚焦课堂教学和作业质量。学校抓实课堂教学这条主线,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整合,通过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和评价视角,将教学实践、作业研发、板书设计等优化策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促使教师不断思考,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作业方面,学校推出“层次性作业”“登山式作业”,提高实效性。我们以年级统筹、班级微调作为集团作业管理的基调。以语文、数学学科为主,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引领作用,研发学科作业清单,确保核心知识不遗漏;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个性微调,既保证了作业的基本质量,又不受清单约束,完美体现班级特色。以基础性、巩固性、提高性和拓展性为主题的“登山式”作业体系和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A、B套餐式作业体系由此产生。

学校还推出作业“不回家”活动,提高教师批改率,做到全批全改,心中有数。各学科还积极推行“作业口袋”控制作业量。

课程式推进丰富课后服务供给

任志梅

(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校长)

“双减”是时代对教育人提出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我们必须积极迎接挑战并开展深入实践。本学期,我校推进课后服务的策略是:课程式推进,立体化实施,立德树人贯始终。

实施了“班级体育活动﹢年级体育月赛”。同年级、同一天上课外体育活动班级,学生按组别选课走班,同时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体育月赛。

实施了“年级大主题﹢节气小格物”。在课后服务中,我们统整二十四节气格物课程,鼓励教师依据自己特长承担课程内容,落实学科10%实践课程。

实施了“社团大连排﹢班级小轮换”。个人层面,学校从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创新、劳动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个维度设计门社团课程,供学生跨年级选修。班级层面,以年级为单位每周组团安排一次外聘专业教师执教的班级多彩课程。校级层面,学校十余个校级队社团的名学生每天都能训练,以此挖掘孩子的潜能。

实施了“在地大课堂﹢志愿小讲座”。学校精选校园周边13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开设12门课程,让孩子们在参观、访问、实践、体验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学以致用。每月我们还组织家长和社区志愿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经历开设志愿小讲座,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功能和素养要求,引领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站两段三化五落实”确保全覆盖

刘秀清

(顺义区李桥中心小学校校长)

“双减”实施以来,学校提出“一站两段三化五落实全覆盖”服务模式,撬动学校全方位工作再提升。

学校强化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提出“一站式”服务模式。“一站式”是指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要最大化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保障学生在学校能学会、学足、学好。

“两段”式推进,即每天的课后服务都分为两个时段,隔周相互对调。一个时段课业辅导加答疑,另一个时段为兴趣拓展。

“三化”提质,即选课智能化: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自主选择拓展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化:学校将兴趣小组进行课程化实施,分为特色课程和自选课程,其中,特色课程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顶层设计的全员课程,自选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的菜单式课程,自选课程又分为班级自选、年级自选与校级自选课程;资源一体化:实现校内外资源一体化使用,保障、赋能课后服务工作。目前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99.5%;教师参与率%,老师们根据所教学科及兴趣特长,开设了49个学科拓展小组。

为了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学校突出落实五育并举、落实课业辅导、落实优秀教师答疑、落实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落实兴趣培养面向全体等“五落实”,确保每周5天、每天2小时,兴趣拓展、作业辅导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有实际获得。

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李银霞

(顺义区天竺第二小学校长)

我校通过“两段式”“三途径”“四环节”工作模式,全面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两段式”课后服务,让时间规划发挥最大效能。每天的课后服务安排作业辅导和选修课程两项内容;“作业辅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选修课程”打破班级界限,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途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深度整合学校、家长、社会三方资源,深挖育人优势。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保障学生个性需求和特长发展。

“四环节”课程研发,保障优质课程实施。家校社招募,开展项目遴选,兼顾五育并举;家校社比选,形成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总表、年级课程菜单;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网上选课,产生班级课程表及一生一课表;学校对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评价,保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服务。

减负的根本在于提质,学校聚焦重点,打好发展组合拳。学校聚焦作业管理,确保作业负担减下来。在作业总量上做减法,减掉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给作业瘦身;在品质上做加法,增加实践类、劳动类、体育类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让作业更有趣。聚焦课堂教学,确保课堂质量提上来。推门课促进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全体教师视导课将教研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展示课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全体教师的再成长。

家校携手让孩子绽放美丽童年

杨文智

(顺义区牛栏山第一小学校长)

双减之一,减的就是学生的作业负担,我们合理安排作业、辅导答疑工作。通过下水作业师先行、分层作业有评价、答疑辅导有方法、培优补差并行抓等举措,真正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盲点不累积”。

学校在做好辅导答疑的同时,精心研磨,为学生设计了“1﹢6﹢X”的整体课程服务体系。“1”指的是上述“答疑辅导务求实效”;“6”是各年段的拓展课程,共计18门;“X”指专长课程27门﹢体育活动18类,共计63门课程,保证孩子每天的课程不重样。体系的建立,依据的是学生健康成长之需、个性发展之需及多样性之需,并贯穿立行立德立人,启思益智悟道两大主线,五育融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座谈发现,孩子们普遍好“动”,于是在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同时,还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了体育加强锻炼,根据年段特点为每班每天设计了丰富的体育活动,深受孩子们欢迎。

双减以来,学生回家后有了更多“闲散”的时间。于是我们给孩子和家长推出了“4﹢X板块,让轻松晚间更美好”的实施建议,引来家长一片赞誉,“4”指劳动、阅读、健体、看新闻联播,“X”是自主时空,可以是“4”的延长版,也可以是亲子娱乐、专长发展等。建议发出后,孩子们热火朝天地积极行动起来,后续还会有评价机制督促跟进,让孩子们坚持下来形成习惯。

让师生在“双减”中有更多获得感

闫得方

(顺义区第五中学校长)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的保障,学校制定了《走进五中体验成功———顺义五中课后服务体系》,分为“智圆行方”课业辅导类、“体健身强”体育类、“美美与共”艺术类、“自力利人”劳动类,共32项课后服务课程供学生选择。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区体育局支持下,我校课后服务向校外延伸,滑冰课程的开展,激发了学生探秘冬奥、参与冬奥的兴趣,强健了体魄。

增效的关键在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我们精心筹划,细心组织,开展“行走课堂乐享成长”游学活动,让教师走出校园,走进科技馆、博物馆、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国子监等京城胜地。“行前导学,行中研学,行后分享”已形成游学习惯,让老师们体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体会世界是教材,知识在窗外。只要有学习的意识,课程如影随形,学习自然发生,职业幸福时时相伴。

我们还尝试了数学与劳技结合,生物与种植结合,历史与美术结合的跨学科整合,力求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们还丰富了课堂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力。语文课,诵读展示、辩论赛、课本剧;英语课,情景表演、StoryWorld等,让学生爱学、想学、乐学。

“五育”并举促师生成长

张旭东

(顺义区杨镇第二中学校长)

“五育”并举与融合发展是根本,“减负”背景下的提质增效更需要落实“五育”并举。

学校上好“大思政课”,通过落实好道德与法治课、统筹学科活动、形成学科育人合力等举措,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

学校坚决保障下午大课间,初一下午第二节课后、初二下午第三节课后、初三下午第四节课后安排一个大课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锻炼,提高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以此提升学生体质。

学校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师资优势,同时挖掘资源,通过与城市学院、音乐舞蹈学校、顺义九中合作,提升学生美育素养。

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采取“大”“小”活动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师生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开发农业基地,让“大”劳动贯穿教育始终,例如在农业基地开展“面粉的前世今生”探索活动。设计劳动活动;让“小”劳动引领师生成长,例如开展劳动运动会,组织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等。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五性”原则,即真实性、实践性、互动性、生成性、综合性。提高课堂效率,各学科都有妙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学好。我们把多余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别人”设计的作业删去,取而代之以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自己设计的作业,作业量少了,效益却提高了。

拓展课后服务有效落地“双减”

田伟

(顺义区高丽营学校校长)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师资源。疫情当下,学校以校内资源为主,优化课后服务课程。

一是教师资源的一体化共享。我校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潜力,立足学校校情和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校最需要和最适合的岗位上,以实现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共享。我校根据教师的专业及特长,统筹中、小两部教师资源,让教师的专业和特长得以最大化发挥。

二是硬件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我校有形体、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10余处,学校打通开放使用这些专业教室,让教师和学生最大化使用,保障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校外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学校邀请专家进行“双减”背景下课程培训,助力学校课程改革。

四是整体课程设计,彰显课后服务温度。我校课程建设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幸福成长课程体系。除落实国家课程外,学校在扎实做好课业辅导,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给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同时,积极探索开设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个性化课程。课程涵盖分层辅导类、体育健康类、艺术创作类、科技创新类、传统文化类、劳动实践类等,共31门“菜单式”社团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行文按发言先后整理)

文字:郑祖伟

摄影:于田

编辑:张秋颖

美编:郁美静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苏金柱鲍丹禾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教论坛走进顺义丨落实双减重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