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靖江女子控诉保健品差点害死了我外公你永
TUhjnbcbe - 2025/7/31 18:53:00
家住城东的李雪睿(化名)一直记得外公差点猝死的那天早上。住在重庆的小叔本来打算接外公去住新家,外公逢人就夸耀儿女孝顺。李雪睿说外公年轻时候就爱追求新鲜感,去一座新城市生活让他特别开心。要搬走的前几天,外公坐在饭桌前准备吃晚饭,突然倒下晕过去,心跳暂停,医院很近抢救及时。李雪睿想起来就后怕,从外公感到不舒服到心脏暂停,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一周前,外公刚刚做过全身体检,很健康,除了血压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外公被保健品推销员忽悠着买了许多保健品,他很相信保健品的功效,并且同时吃着三种保健品,不肯吃降压药。李雪睿在发生那件事后,回家帮外公取住院要用的东西。她看着屋里子堆积的各种保健品,推开茶几玻璃上的保健品罐子,露出底下外公和她的合照,那是在公花园的“哪吒闹海”雕像旁边拍的。“那刻突然想放火烧掉这些保健品。外公差一点就回不来了。”李雪睿说到这里眼眶红了。这些中老年人总是轻易掉进保健品推销的陷阱,家人劝阻也没有用。李雪睿也想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她亲爱的外公,这样活生生一个人,到底差点被谁带走?近年来,保健品消费在老年人群体中越来越“热”。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就有约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在我国,保健品通常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物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使用及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5.35万件,保健食品类投诉件,占食品大类总量的23%,投诉量较年激增%,对于保健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的投诉占据投诉量的第一、二位。中国保健品多倾向于粗放式广告投入、夸大宣传等方式推销产品,虽起效快,但难以持续,而且往往由于欠缺科技含量,产品功效难以达到宣称效果,导致国内保健品企业的相关负面新闻屡现,对整个行业带来不良影响。近几年保健品行业由于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传媒误导等问题,国家同时加大了整顿力度,市场出现信任危机风险。在微靖江论坛,我们每隔一段时间能看到有网友讲述自己家人的遭遇,矛头直指保健品骗局。11月23日,有网友发帖称,骗子让近60个老年人每天领些小礼品,然后每人统一交块出去玩。骗子要求老人每人带元,说带的钱他们不要,只要给他们看一下,不带钱不许去,元也退不回。这位网友及时劝阻了自家妈妈、叔叔、婶婶,并且前去要求退款,遭到拒绝。网友当即报警。可惜骗子太狡猾,趁警察到来之前退了款,教人有口难言。根据这位网友后来所说,其他没有被及时阻止的老年人带着元去了盐城,回来说了,都带到一个地方,继续用摸奖的方式,每人花元,买了一堆保健品。12月12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工农路麒麟山庄门口有虚假销售专骗老人,先给老年人洗脑,说些他们爱听的话,并赠送一些不值钱的礼品。过几天就开始推销保健品。等老人钱被骗走后,每天神情恍惚。他们都是生长在不富裕的年代,物质精神都吃过很多苦,凭着种强韧坚持到了现在。尽管有了积蓄,但现在很多老人还是过得清贫节省,家里的灯尽量少开,严寒酷暑不舍得吹空调,衣服洗得发旧也继续穿。他们年轻时候为生产队、为父母兄弟付出,年纪大了还想着为子女留下点积蓄。辛苦了一辈子的积蓄被骗走,对老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郑美霞(化名)家住在公所桥附近,家庭并不算富裕,母亲最近因为要帮忙照顾孙女住到城里来。前段时间母亲被骗花6万买了保健品床垫,对方把床垫的功效吹得天花乱坠。买回来后郑美霞摸了摸材质普通的床垫,急得掉眼泪。6万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接近一年的花销,是孩子的学费,是母亲的养老金。母亲难过得写下遗书差点投河,被郑美霞及时发现阻止。郑美霞理解母亲羞愧难过的心情,但她自己也没有心情去安慰母亲。整个家陷入沉默和低气压。除了像郑美霞这样理解父母观念思想及信息的闭塞而不加以责怪的子女外,还有不少子女对年纪大的父母非常愤慨:已经阻止过这么多次,为什么还是上当?林凯(化名)在靖江某船厂上班,大学毕业回家工作后,虽然和祖父母在同个城市,开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见到,但他忙于事业很少去看望祖父母。直到有次回红光的老家祭祖,爷爷奶奶和他讲起最近买了许多保健品,他才知道爷爷奶奶被人骗了。他很生气地打去给卖保健品的人,竟然被爷爷奶奶阻拦。奶奶说,小陈(推销保健品的人)很好的,他经常给我们送点吃的用的,还来陪爷爷聊天。他会问问我们身体怎么样,还说要免费带我们旅游呢!林凯很着急,他表示这些都是常见的行骗手段。爷爷意味深长地和他说,我们愿意花点钱去买小陈的东西。那些东西不管有没有用,这个年轻人花时间花心思来陪我们,我们也是愿意帮帮他的。林凯很愧疚。他发现一件事,有的时候老人可能不是完全糊涂地在被骗,只是比起孤独,他们宁愿花钱被骗。这让他特别难受。保健品公司利用了老人容易贪便宜的心理,以送礼品和免费旅游的噱头吸引来老人。又利用老人群人孤独、有倾诉欲、渴望存在感的心理,陪老人说话聊天,再进行洗脑最后达到行骗的目的。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了“客户心理”。骗子能利用满足老人的需求而达到目的,是需要社会反思的问题。我们的老人为什么会有这些需求?老人被骗现象的背后,是老人群体的心理状况长期不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靖江女子控诉保健品差点害死了我外公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