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长春圆满收
TUhjnbcbe - 2025/8/3 17:51:00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9月25日,以“合作共赢赋能未来——共筑科技期刊生态圈”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长春圆满收官。论坛上,学术界、期刊界、企业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凝聚挖掘优质稿源、强化编辑修养共识,追踪国际领先科研领域发展态势,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引导中国科技期刊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助力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

论坛涵盖开幕式、主旨报告、校长对话、高峰论坛、专题论坛、科技期刊云展览、编辑大赛和地方交流活动八大板块,国内外20余家期刊组织作为论坛支持、协办单位,采用现场直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袁亚湘、陈晔光、张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等出席本届论坛。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安立佳,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领导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丰沃土壤。科技期刊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为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初心使命,始终与国家科技进步同向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并启动了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云展览。据悉,云展览汇集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及技术服务商、知识服务商,通过三维空间建模、度全景VR等技术在为展商打造行业“云盘点”、期刊“云展示”、新品“云发布”、互通“云洽商”等功能,为观看者提供了科技期刊视听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主编曹健林四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

张伯礼指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五条抗疫经验,是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法宝。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对于提升科研人员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他认为,科技期刊是科技界的主战场,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及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技期刊应考虑如何练好内功,把自己功课做好,发挥出真正作用。在科技期刊建设方面,他提了三点建议:加大培育核心期刊品牌建设力度;注重特色学科发展;增强与国际领先期刊的合作交流。

袁亚湘谈到,科技期刊国际化需要有国际通行的运行模式、国际化编委会、国际化背景的作者身份、国际化审稿标准与流程以及国际化的读者群。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仍面临着优秀稿源外流、国际认可度不足、科研评级体系不完善的挑战,袁亚湘建议相关方面应在经费保障、编辑队伍提升、团队建设、国际化运行机制体制、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大力度。

钱旭红认为“研究型办刊”应是中国科技期刊重要的创新方向。中国科技期刊界应立足世界格局基础上,了解世界工程研究和开发前沿的全貌,从而为专题、综述以及邀稿提供引领。他指出,对于科技期刊的态度,应该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重要是为了建立独特的知识学科认知体系,从而为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曹健林强调,让中国科技刊物留住最高质量的论文,应是中国科技期刊界重点努力的方向。留住顶级论文,科技期刊界人士守土有责。他以《光:科学与应用》取得的成果为案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些建议:如建设多维度特色专栏、主题专刊、机构专刊、科研团队专刊,密切联系优秀科研团队,注重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长春圆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