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室性早搏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消融治疗,但常伴随某些风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管标测/消融过程中的手术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上述治疗尤其是导管消融,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种成功建立在对晦涩难懂机制的充分理解、高尖端技术装备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之上,意味着离室早消融治疗普惠大众仍有距离。
在本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PhillipS.Cuculich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多学科融合的新成果:将肿瘤学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有望开启无创心脏放射消融治疗简单化、标准化技术的新篇章。
两大核心技术为无创性心脏放射消融"保驾护航"无创性心脏放射消融主要基于两大核心技术:三维体表心电图成像技术(3D-ECGI)(图1)及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技术(SBRT)(图2)。其中,3D-ECGI通过对心脏进行精确成像(应用MRI、CT、PET等进行扫描)取得心脏-体表解剖结构数据,并将多导联心电标测信息与之结合,从而得以更精确地重建心脏电活动模式,提供更细微全面的无创心脏电生理及病理信息,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临床常见复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及指导射频消融。
图1
图2
SBRT则利用高度精准的放疗技术,将根治性的高放疗剂量通过外照射方式聚焦到体内病灶位置,达到消灭根治病灶的目的(同时尽量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是最早应用于体部肿瘤的精确外放疗技术。
无创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Cuculich团队将上述两种技术融合,创造性地运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相关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图3~4)。研究自年4月~11月期间,纳入5例置入ICD的高危、难治性室速患者,均采用体表电极的BioSemi标测与CT三维解剖扫描整合的无创性电解剖标测技术,定位致心律失常的相关疤痕区域。然后通过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所有患者采用25Gy/次的靶放射剂量进行放射治疗。根据ICD随访的室速发作频率评价该方法治疗室速的有效性,应用心脏和经胸CT扫描评估放疗的安全性。
图3
图4
结果显示,5例患者中位放射治疗时间为14min(11~18min)。术前3个月内,全部患者共计发作次室速事件,放疗后为期6周的"消隐期"(该期间可能发生因消融后局部炎症导致的心律失常)内,室速事件减少至次,而6周之后的46患者月中,室速事件仅剩4次(与基线相比降幅达99.9%),且所有患者室速事件均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患者心功能并未受损(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值无明显下降),临近消融部位的肺部表现出轻度炎症改变,均在1年后吸收、缓解。
采用无创性能量进行治疗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无创性精准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二是有效的治疗能量(肿瘤放射治疗当然早已成熟,但是心脏放射治疗的剂量仍需论证)。正是近年来上述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得该研究得以实施,然而这种学科融合诞生的新技术走上临床应用之路仍任重而道远,相关的技术论证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图5)。
图5
相关阅读:姚焰:放疗用于器质性室速,复杂心动过速治疗新手段?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柴明霞┆制版田新芳↓↓↓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