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
一、概述
(一)定义
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二)流行病学
普通人群中室性早搏的发病率为1%~4%,而7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和诱因
任何可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引发室性早搏。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和二尖瓣脱垂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室性早搏常见的病因;其他如洋地*、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贫血等也可出现室性早搏;在普通人群中,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过量的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性早搏;原因不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常见。
(二)发病机制
室性早搏发生机制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和折返三大类。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一)诊断
1.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时发现。可表现出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失重感或心跳停搏。
2.常规辅助检查:
(1)心电图特征:见图1。
(2)24h动态心电图:
(3)超声心动图:可评价心脏的结构及功能、瓣膜情况。
3.其他辅助检查:
(1)运动试验: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在运动高峰时早搏减少甚至消失。对CPVT患者,当运动负荷增加时诱发室性早搏,并可从单向性室性早搏变为双向性室性早搏,进而达到阈值心率,诱发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2)影像学检查:
(3)电生理检查:
4.注意:
室性早搏的诊断主要依赖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可检查外周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除外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性早搏。怀疑缺血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肌病,可考虑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心脏磁共振检查。
(二)病情评估
1.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2.心电图:
3.24h动态心电图:
4.特殊检查:图2。
(三)转诊建议
以医院或心脏病专科转诊:
1.存在室性早搏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者。
2.有导管消融指征,并有手术意愿者。
3.有器质性心脏病,规范化室性早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4.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考虑遗传性心律失常者。
5.无器质性心脏病,经健康教育等治疗无效,规范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6.因确诊或随访需求,需行运动试验、影像学检查或电生理检查者。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2.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3.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通常无需药物治疗。
(二)导管消融治疗
经保守治疗症状仍明显,并经临床心理科诊,症状不是由对室性早搏的顾虑导致焦虑所致,或有左心室扩大或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经慎重评估后可建议导管消融,但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五、疾病管理
(一)随访与评估
(二)健康教育
房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
一、概述
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交界性早搏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健康成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约60%的人有房性早搏发生。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并且房性早搏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也可发生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的发生率远低于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自律性增强,其次是折返机制和心房内/交界区的并行节律点。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和室性早搏相似,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心悸、心脏“停跳”感,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乏力、脉搏有间歇等,也可无任何症状。根据心电图(图4)和24h动态心电图可做出诊断。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了解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应询问用药史,同时筛查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胸片、肺功能等,除外引起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的其他原因。
(二)转诊建议
1.症状明显,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出现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者。
2.合并急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四、治疗
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患者通常无需治疗。症状明显或诱发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应治疗。合并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疾病管理
(一)随访与评估
(二)健康教育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早搏基层诊疗指南(年)》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7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7.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