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小伙伴的朋友圈,
突然出现了一个热议话题,
今天凌晨,你有没有被雷吵醒?
“这个雷他喵的能劈死十个裕太妃了”
“不行了快被吓死了……”
就如同微博炸了锅一样,
一大早,小编就收到了朋友的留言:“昨天真是吓死我了!直接被雷打醒了!心直接咯噔一下,醒来整个人都不好了,医院看一下?”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心脏“咯噔”一下的感受,这突如其来的“停跳一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赶紧去做个心电图检查或者是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往往提示有房性早搏或者是室性早搏现象,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什么是早搏。
早搏是心脏“跳错的舞步”//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说白了,就是心脏的“跳错了步点,提早了”。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
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
房室交界区早搏
其中以室性早搏常见,其次是房性。
早搏的源头在哪呢?//
众所周知,只要人活着,我们的心脏就一刻不停地收缩着,推动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部分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氧气和养分。它的跳动遵循着一套复杂的电生理系统:心肌细胞负责运动,一些细胞负责电信号的传导,还有的负责电信号的启动。
各个心房、心室的收缩与舒张都存在着严格的程序性,而一切的开始在于窦房结。每隔一定的时间(约0.6~1.2秒)它就发出一次电信号。收缩信号从窦房结传出后,沿着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mje纤维的路线向下传导,控制途径的心肌细胞收缩。
如果窦房结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律而提前发出信号,或心脏其它部位存在“异端”号令者,抢先发出了信号,就会引起早搏的发生。
有了早搏,就确诊是心脏病了么//
不是所有的早搏都有心脏结构功能的异常。
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在人的一生中,窦房结一刻不停歇的工作,其中难免有失误。
在正常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几乎都有心脏早搏的出现。尤其在紧张、劳累、兴奋、饮酒、咖啡、喝茶等情况下,就更容易出现心脏早搏。
临床上一般把每分钟小于5次的早搏称作偶发性早搏。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偶尔出现心脏早搏而没有器质性病变,可认为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是否过于劳累、精神压力太大了?
服用某些药物、甲亢、饮酒、严重腹泻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早搏。
此时不必紧张、放松心情,在调整自身的生活工作状态后,偶发性早搏大多会自行消失。
但是,如果发生过于频繁,时常感觉到发慌、胸闷时,就要引起特别注意了。
心脏功结构异常或传导系统障碍:如心脏瓣膜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都能造成早搏,尤其像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严重损伤心室肌功能的疾病更容易造成室早。
真的不太放心,我怎么确诊“早搏”//
答案当然是,及时到正规医疗场所进行相关检查。
检查项目主要有冠脉CTA、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压、血糖及血脂。
心脏冠脉CTA可以明确心脏有没有冠心病
心脏彩超可以明确有没有存在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识别早搏的形式、频率和数量;
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有助于心脏事件的风险评估。
有过早搏,如出现以下情况,请一定要注意//
1)有心跳暂停感和心悸情况
心脏早搏有时候可能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候会伴有心脏暂停感和心悸,频繁的心脏过早搏动会导致头晕、胸闷、乏力,如果原有心脏病的朋友们,心脏早搏频发就会加重原有病情,加重心衰和心绞痛现象,甚至有猝死的风险。
2)自我测量心律不规则
如果在自我听诊或者测量时,发现心律不规则,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心跳间歇较长)。或在自我测量脉搏时,脉搏出现间歇缺失的情况。
3)自我明显感觉心脏跳动。
心脏早搏时,由于心室收缩过强,往往自我感觉心脏跳动明显,有的人还觉得心脏要从喉咙里跳出,常有恶心、头昏、心慌、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
4)心电图上出现可变现为异位节律的电激动
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心电图会显示出现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早搏频繁时,还会出现配对规律,如三联律、二联律。
如果出现以上的危险信号
请一定及时就医
供稿/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看了文章有帮助吗~请给我们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