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越来越多、胎龄越来越小的早产儿。随之而来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严重性的提高。目前对于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术已经成为标准术式,因为晶状体的保留对于术后视觉重建非常重要。但是部分患儿可能存在颞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进入晶状体后方,这种情况下做颞侧巩膜切口,容易直接损伤视网膜,造成出血;而如果将切口位置前移,做到角膜缘或者更水平处,则需牺牲晶状体。
近来一篇发表在Retina的文章则针对这个难题提出一种新型手术入路方式——全鼻侧入路的保留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方式:全鼻侧入路的玻切术扫码观看手术视频
手术步骤麻醉下检查以了解视网膜脱离程度,尤其注意排除是否存在鼻侧视网膜牵引。
手术医生坐在患儿鼻侧,3点或9点位角膜缘后1mm做灌注口。
分别在灌注口两侧做玻切口以及照明孔道。
照明下进行嵴上平面玻切。
气液交换。
7-0缝线缝合结膜。
手术结果8眼存在颞侧视网膜牵引的4B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均采用该手术入路。所有的手术目标都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实现。
8只眼中7只眼(87.5%)可避免晶状体摘除。随访6个月,6只眼(75%)视网膜复位。
手术点评先进性: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已被确立为第4期ROP的标准治疗。若在术中保留晶状体则可降低术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风险,提供更好的视觉康复和视觉效果。更大的几率在术后不需要卧床。这种从鼻侧入路的手术方式,不仅使得后极部的手术操作较为便捷,而且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对面的颞部视网膜,对颞侧的新生血管进行解剖以及操作。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主要累及颞侧的伴有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局限性:这种鼻侧入路的手术方式难以解决鼻侧视网膜牵引问题,同时颞侧视网膜赤道部以前的网膜病变也需要进行晶状体切割。
小结对于存在颞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4B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可以优先考虑全鼻侧入路的手术方式,最大可能的保留患儿的晶状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