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是指扶站时足跟抬起,足尖负重,迈步时足跟不能着地。
尖足也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尖足。
宝宝出现足尖着地,该如何区分正常和异常呢?各位宝妈宝爸们在这件事上千万可别大意。
一岁以内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一过性尖足,主要在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随着生长发育不断进步,尖足会逐渐消失,这种即为生理性尖足。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随访观察。
而病理性尖足多伴有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病史,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起关节挛缩,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等问题。
为了让家长更能早期的辨别病理性尖足,我们总结了病理性尖足的一些特征:
①下蹲时足跟不能着地
②小腿后侧肌肉张力高
③活动足踝背屈快角大于80°
④常伴有足内翻。
说到病理性尖足,不得不提起一组肌肉,那就是小腿三头肌,当它张力升高,持续拉伸时就会使我们的足跟抬起,形成尖足。小腿三头肌由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组成,两肌肌腹在小腿中部合并,向下形成跟腱,如图。
尖足的干预和恢复方法
处理的方法主要是牵伸放松小腿三头肌或加强足背伸肌群的力量。主要有以下这些方法。1徒手牵伸让孩子仰卧躺在床上,家长一手握住肌肉紧张的小腿,膝盖稍弯曲,另一手握住孩子的脚掌,将脚慢慢往小腿的方向翘(脚背伸),牵拉至最大角度,保持15~30秒,然后再慢慢将脚放松至原来的位置。重复10~15次。
2斜板牵伸让孩子背靠墙壁,站在有一定坡度的斜板上,斜板的角度一般为15°~30°,一般站立10~15分钟。注意不要引起孩子过度疲劳,同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