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江苏南京脑瘫儿何宜德,出生时3斤8两,却
TUhjnbcbe - 2022/8/5 16:28:00
白癜风如何控制不发展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08/5683086.html

普通人从幼儿园读到博士,一般需要28年左右的时间。

而一个曾被医生诊断为脑瘫的低智力患儿,13岁就取得了西班牙武康大学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岁攻读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博士。

他也是现代教育史上年龄最小的在读博士。

就连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也曾为他题写“前途似锦”四字。

(杨振宁先生为何宜德题字)

这究竟是谁家的天才孩子?

他就是曾在网络上引起舆论热议的“裸跑弟”何宜德,小名多多。

他真的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吗?

年2月,男孩多多出生在南京。

因为是不足月生产,他只有3斤8两,并且伴有新生儿肺炎、腔内损伤、颅内出血、皮下水肿、低蛋白血症……

这一连串的医学名词综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诊断结果:脑瘫。

比一般孩子早出生3个月的多多,住进了保温箱,每天靠各种医疗器械延续生命。

医生告诉爸爸何烈胜,即便孩子最终活下来,也会成为脑瘫、痴呆儿,并让他做出决定。

那时的何烈胜,还不明白医生所指的“决定”是什么。

直到和妻子同一病房的产妇出院了,但并没有带走自己的孩子,何烈胜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出决定”。

这位产妇生了一个只有33周大的早产儿。

她婆婆的决定是,儿媳妇还年轻,隔两年能再生。

与其留着这个先天严重不足的孩子拖死一家人,还不如早点放弃。

这样的决定,何烈胜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因为他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的孩子。

多多先被要求治疗脑积水。

看到那个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只有3斤8两重的小肉团要做腰椎穿刺,何烈胜不寒而栗。

他透过厚厚的玻璃窗,心情复杂地看着躺在保温箱里的多多。

那插满各种管子的小小身体,正有气无力地挣扎着。

何烈胜看得鼻子发酸,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让他备受煎熬。

多多在保温箱里住了60天后,医生才宣布孩子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何烈胜想:

“儿子这么给力,作为爸爸,自己也要给力才行!

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让多多像正常人一样活下来。”

何烈胜开始四处请教专家,得到的答复都让他看到了希望:

通过后天的训练,早产儿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希望十足的何烈胜制定了一个育儿计划,对多多实施特殊培养。

期待着儿子恢复健康,并且追上其他的同龄孩子。

他买来一堆育儿书,琢磨着捣鼓出了“鹰式教育十商培训宝典”。

这“十商”包括: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性商、灵商、志商、财商,像极了电视剧里培养豪门继承人的准则。

在实施这一系列计划前,他首先要解决多多的体质虚弱问题。

何烈胜买了一个充气的游泳池,安装好后注入水,将多多扒光套上游泳圈,把他放进了泳池。

多多涨红着脸,嗷嗷地哭着。

看的一家人心惊胆战,都慌忙去捞多多,但都被何烈胜强硬地制止了。

爷爷奶奶和妈妈都指责何烈胜太残忍,但他不为所动,任凭多多在水里拼命地扑腾。

即便孩子哭得差点背过气去,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让步。

当天夜里,多多哭了一整晚,拉稀、发烧……

爷爷奶奶和妈妈也因此一整天都没有跟何烈胜说过一句话,甚至将充气泳池藏了起来。

可何烈胜根本不打算放弃。

他说:“与其这样,不如死马当成活马医,不仅可以锻炼他的身体,还可以刺激到他的脑神经,万一成了呢?”

所有人都怀着一丝侥幸,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正常人。

也就是这一丝侥幸,多多妈妈默认了丈夫何烈胜的“残忍行为”。

(多多小时候游泳)

于是,何烈胜将10分钟翻了6倍,多多每天都被泡在水里一个小时。

在爸爸的强烈坚持下,五天后,多多终于开始适应了,不再哭闹。

饭量也比之前大了很多,晚上睡觉也安稳了。

这次的成功,给了何烈胜“变本加厉”的决心。

几个月后,何烈胜开始给游泳池里的水降温,每周降5度,直至降到25度。

室外变天的时候,多多被冻得脸色发青,鼻涕直流。

哪怕全家人反对,爸爸依旧不为所动。

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

多多的身高、体重慢慢地追上了正常孩子,甚至还高于平均水平线。

鹰妈妈为了让小鹰能够学会飞翔,独立地捕食猎物,狠心地将小鹰从万丈悬崖中推下去。

惊慌失措的小鹰在本能的求生意愿下,拼命地扇动翅膀。

终于在接近地面时凌空跃起,展翅飞翔。

要说爱,何烈胜何尝不爱,中年得子本就不易,儿子却因为早产而被诊断为脑瘫。

那自己老了以后,儿子该怎么办?

唯有像鹰一样训练孩子,才能摆脱命运对他的苛待。

何烈胜认为,作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有“内疚感”或是“补偿心理”。

一旦拥有这样的想法,就等同于亲手剥夺了孩子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多多会爬后,何烈胜坚持每天让他爬半个小时;

能走之后,就不许任何人牵着他走,连爬楼也让他自己来。

有一次,多多走不稳,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

妈妈想要上去抱抱孩子,却被何烈胜拦住不准去,气得妈妈大骂他心狠,不配当爹。

何烈胜忍住心疼,表面上毫不在乎,铁了心对儿子说:

“自己爬起来,不许哭!”

多多1岁半时,何烈胜开始训练他每天在平地上走米,然后逐月增加训练量。

3岁的时候,路程增加到每天3公里。

后来环湖一圈,接近10公里。

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受得住,何况是一个孩子?

何烈胜的诀窍是,走不是为了走,而是边走边玩。

累了可以停下来,可以休息。

什么时候继续走由多多决定,就是不可以转头回家。

多多2岁时,何烈胜开始带着他爬紫金山。

滴水成冰的冬天,挥汗如雨的夏天,紫金山上总能看见这一大一小的身影。

为了能让多多坚持爬山,何烈胜把爬山作为一项完成了有奖励的任务,奖励就是他最爱吃的肯德基土豆泥。

(爬山的多多)

每当多多亢奋地爬到山顶,向爸爸索要奖品时。

何烈胜就两手一摊,告诉儿子:“山顶没有肯德基,只有山下才有。”

上山容易,下山难。

何况对一个体力已经到达极限的孩子来说,这更不是一件易事。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在多多的认知里,他已经爬上了山顶,这就是成功。

何烈胜却告诉多多:“爬到山顶才是一半的路程,回到山下才算成功。”

年上海世博会,两岁半的多多和全家人在园内行走参观了3天。

这3天,多多从未让家人抱一下,许多家长投来羡慕的目光,这让何烈胜得意至极。

而他似乎已经蠢蠢欲动地想要告诉所有人:

“我的儿子,可以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路来。”

早年下海经商时,曾有一件让何烈胜记忆犹新的事。

那时,他在开拓保暖内衣市场。

由于商品供不应求,代理商囤货居奇,只卖给他一批滞销的蓝色加大码女裤。

市场上的主流型号是中码,加大码的内衣怎么能轻易卖出去?

就在许多人准备看何烈胜的笑话时,他连夜寻找到裁缝店,将这批裤子加裆开扣,标签换成男裤中号。

结果,这批本会成为笑话的加大码女裤一售而空。

这件事不仅成就了他在事业上的传奇,也让他牢牢记住人生的生存法则——遇事临危不乱。

这也使得何烈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防患于未然的想法。

与其让儿子以后遇到诸多莫名的困难,不如现在就给儿子制造各种困难,从而让他积累到克服困难的经验。

那么,当真正的困难来临时,他便不至于束手无策。

于是,何烈胜越来越“狠”,更加专注于做一名“鹰爸”。

(何烈胜和儿子徒步)

年10月,4岁的多多登上海拔米的富士山。

在此之前,何烈胜并不知道富士山已经封山,等到了山脚才看到封山公告。

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何烈胜那颗执着的心,他依然决定带着多多登富士山。

路上偶尔能遇见一些登山爱好者,但只有1.1米高的多多显得格外的突兀。

大人一步就能跨上去的台阶,他要绕上三四步才能走上去。

何烈胜在身旁不断提醒:“多多,你太慢了!”

气喘吁吁的多多只能说:“对不起。”

到了六合目,往上不再有台阶。

几乎都是原生态的火山岩,道路陡峭险峻,甚至有60度的斜坡。

在爬了一段后,天空下起了雨。

他们身上的登山服并不防雨,一个小时左右就全被淋湿了。

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得多,到了七合目,气温降到了接近零度。

(多多登富士山)

糟糕的是,何烈胜没有带水和干粮,仅带了巧克力糖果。

又累又饿得多多,终于在到了七合目之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何烈胜全然不顾及多多的感受,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山上走,他知道儿子一定会跟上来的。

果不其然,在看到爸爸毫不犹豫地上山之后,多多跟了上去。

终于,在海拔米的八合目,那里有唯一一家开着门的商店看护站。

多多吃上了泡面,喝到了热水。

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何烈胜准备带着多多继续攀爬。

但却遭到看护人员的阻拦,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何烈胜不得不放弃继续下去的想法。

而回到山脚下的酒店时,已是晚上9点。

登山整整15个小时,4岁的多多全程自己走了下来。

更厉害的是,早在年2月的美国纽约。

不满4岁的多多,赤裸着娇小的身子,穿着一件单薄的内裤,被爸爸带到寒冷的雪地里裸跑。

当时的纽约室外温度只有零下13度,暴雪纷飞使得地面积雪足有2.4米厚,街头更是人迹无踪。

多多在雪地里吸着鼻子,一边瑟瑟发抖地奔跑,一边无助地哀求:“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一旁的爸爸,不仅没有向孩子伸出援手,反而要求儿子:“快快快,往前跑!趴下去,趴下去!”

(在雪地裸跑的多多)

随后,这段视频被发布到网上,看呆了一众网友。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和地主老爷呢!哪儿有这么狠的爸爸!”

“这爹怕不是亲爹吧?”

“零下13度,太牛了!零上5度就需要穿羊绒衫,抱着油汀(充油取暖器)的我表示压力很大!”

伴随着视频的火爆,多多也火了,“裸跑弟”成为网友对他的昵称。

而何烈胜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讨伐。

多数人认为,这种教育方法太过极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甚至怀疑他虐童。

何烈胜并不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事实上他也毫不在乎。

他用行动印证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他也用行动证明了作为一名商人的精明之处。

多多4岁时,智商测试已经达到8岁儿童的智商。

根据哈佛大学智商检测方法,多多更是达到。

何烈胜认为,4岁的多多与同龄人相比,早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提前将多多送进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就读。

理由是:

如果多多4岁上小学,13岁上大学,那么18岁之前就能把硕士博士都读完。

这样的话,在18岁成人之时,他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作、事业。

普通人从开始上幼儿园,到接受完博士教育,工作时已经30岁左右。

60岁左右就退休,那真正留给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时间有几年?

(“鹰爸”何烈胜)

作为商人,何烈胜秉承实用至上,他早已将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

那毫无意义的学习和考试,完全为了分数,为了升学。

如果跳出升学和分数的圈,就可以换来千金都买不到的时间,这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于是,他让多多4岁就上一年级。

即便被学校告知,4岁的多多不符合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毕业也拿不到毕业证,只能算旁听生。

何烈胜也笑着说:“无所谓。”

所有人都认为何烈胜疯了,而他认为自己在帮儿子节省时间。

他要缩短儿子花在应试教育上的时间,节约一切不需要花掉的时间。

需要12年的高中阶段前的学校教育,他只计划了5年。

他要按照计划,让多多从3岁开始学,那么10岁之前他一定能上大学。

他专门请了4位数学老师,2位语文老师,每天给多多轮流上课,中途休息半小时。

两星期后,多多顺利通过小学三年级的考试。

与此同时,他安排多多双休日学习轮滑、帆船、单车、围棋、机器人等各种课程。

年9月,5岁的多多跳级升入南京理工实验小学四年级。

年9月,6岁的多多再次跳级到初中一年级。

然而,多多的成绩并不出类拔萃。

何烈胜说:

“人们说贪多嚼不烂,我就想让多多对应试教育的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精深。

用不上的知识不需要太多,够用就行,这样更大程度上节约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曾荣获“全国十佳校长”的王丽萍坦言何烈胜的教育方式偏激:

“是否太注重结果?到底应该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他的幸福感是什么?他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何烈胜跟多多在一起)

而何烈胜却答非所问地把问题转移到多多妈妈的身上,怒斥妻子对他教育方式的质疑、反抗。

何烈胜说:

“自己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鹰’,孩子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选择幸福,对他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

年7月,12岁的多多参加江苏卫视的闯关节目《一站到底》时,晒出了自己的个人简历,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多多的个人简历)

6岁出自传;

7岁三次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

8岁自考南京大学;

9岁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荣获3次冠*;

10岁完成自学考试;

11岁南京大学毕业;

12岁又自考南京大学本科学历……

这份简历堪称完美,是大部分家长所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这样的见识、胆魄、绝对的自律,已经碾压一众同龄人,甚至可以说超越许多成年人。

但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超越是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来获得的,孩子被迫早熟,真的幸福吗?

在本该天真单纯的年纪,接受各种人为创造的苦难,就能身经百战地应对这变化莫测的世界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父爱变了味,孩子变成了自己教育试验的牺牲品。

如今的多多,依旧在按照爸爸的规划发展。

年9月,13岁的他修完了西班牙武康大学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的12门课程。

(多多近期照)

同年12月19日,又收到了菲律宾圣保罗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迄今为止,他也是圣保罗大学最小的博士生。

就像何烈胜规划的那样,别人需要耗费28年完成的事情,多多14岁就能完成。

可这样的加速人生,真的好吗?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就像那则《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人过于心急,一遍一遍将幼苗拔起。

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加速它的枯萎。

对待孩子,又何尝不是一样?

父母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生活。

孩子需要的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个规划好的,被迫加的未来。

为人父母,如果不幸遇上像刚出生的多多那样的情况,你是决绝地放弃,还是会像何烈胜一样,再难都要陪孩子走下去?

你认为“鹰爸”何烈胜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会不会效仿去做?

欢迎留言讨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南京脑瘫儿何宜德,出生时3斤8两,却